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图》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定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南半球是指0—90°S,东半球是指20°W向东到160°E。符合的是A。
小题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最大的是乙。
小题3:构建经纬网,A岛在B岛西南。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如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上升气流较强
B.乙处的风向是西北风
C.丙、丁两处的气压差低于10百帕
D.甲处的风速大于乙处
【小题2】丙地目前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狂风暴雨
B.气温骤降
C.天气晴朗
D.阴雨连绵
【小题3】监测图中天气系统的运动方向,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IS
B.RS
C.GPS
D.GIS和GPS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为高压中心,垂直方向气流以下沉为主,故A错误;乙处风向为东北风,故B错误;气压值:1000<丙处<1005 ,1005<丁处<1010,故丙、丁两处的气压差为0--10百帕,C正确;甲处等压线稀疏,乙处等压线密集,故乙处风速大于甲处D错误。
【小题2】丙地目前位于暖锋锋后,由暖气团单独控制,天气晴朗,故C正确。
【小题3】RS是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对运动中的天气系统进行分析故B正确。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锋面气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1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单位:米),图2为该地区多年平均的气候要素资料。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区域内海拔最高点与该区域内河流上游最高处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50米
B.150米
C.250米
D.350米
小题2: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嘹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五点中最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A.a和b
B.a和c
C.b和d
D.e和a
小题3: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
B.巴西高原
C.东北平原
D.江南丘陵
小题4: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区域内高于200米的地方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种植水稻
B.种植小麦
C.种植柑橘
D.营造水土保持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1区域内海拔最高点a的海拔是:500米<a<550米,区域内河流的上游最高处的海拔大于350米,小于400米,所以相对高度是:100米<H<200米.故选B。
小题2:依据图中地形的分布,应在东西两个区域分别选取两个最高点,才能覆盖整个区域,读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知,东部是e点,西部是a点。故选D,
小题3:读图2中的气候资料,该区域1月气温最低,可判断为北半球,又因1月气温在0°C以上,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地中只有江南丘陵是此气候类型。故选D。
小题4:读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区域内高于200米的地区坡度陡,并且该区域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营造水土保持林。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宇宙环境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