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接近的地点是?
A.900W,20S
B.800E, 400N
C.100E,100S
D.1700W,710N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坐地日行八万里,即自转速度为4万KM/日,符合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据此回答下题。
1.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2.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
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
A.表面均温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
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厚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资料图示可知;“第二行星家园”是指火星, 其在地球轨道外侧,距太阳更远,其表面温度不会比地球更高,A错;火星属类地行星,B 错;其质量比地球小,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差,其表面温差比地球大,C正确,D错。
2.由资料可知:其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可知其黄赤交角为23°59′,也就可知其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火星表面有大气,肯定有 “热力环流”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地球,自转公转方向都与地球一致是自西向东,地球又在其轨道内侧,可见地球从东边升起。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宇宙中地球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下面问题。
1.C处潜水位埋藏的深度为2.若该地地下水位上升最可能导致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E.河水倒灌
F.土壤盐渍化
G.洪涝灾害
H.农作物高产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1.考查对等高线、潜水等水位线的判读能力,要求理解潜水埋藏深度的概念。C处的地表海拔为15M;潜水位10M,故潜水位埋藏深度为5M。
2.地下水位上升会导致地表盐类物质的富集,造成土壤盐渍化。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分)
(2)图中AB线是?(填晨线或昏线),A点的昼长是?小时。(2分)
(3)图中A、B、C、D四点中,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2分)
(4)C点地方时为?,D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分)
(5)图示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______点(近日点或远日点),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移动。(2分)
参考答案:
(1)夏至?北纬23.5°?
(2)昏线? 24?
(3)BCDA? DCAB?
(4)18点? 90°
(5)远日?南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晨昏线正好与南、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这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节气为夏至日。
(2)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状态;反之则为昏线(日落状态)。AB上各点沿地球自转方向将进入夜半球,所以是昏线。此时是夏至日,A点位于北极圈上,应该为极昼,昼长是24小时。
(3)在夏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纬度越低昼越长,所以按昼长由短到长排列,四点顺序依次是BCDA。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DCAB。
(4)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C点位于赤道上,且在昏线上(据第2小题),所以是18时。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点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应为90°。
(5)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据上题可知图示节气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所以地球在远日点附近。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端是23.5°N,此时为夏至日,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为________。(4分)
(2)这一天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2分)
参考答案:(1)(20°S,70°E) 15:20 (2) 70°S~90°S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晨昏线与经线呈20°夹角,判断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且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故判断公转接近近日点附近,故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故越往北昼越长,故判断图示为AB为晨线,则20°W的地方时为6时,故太阳直射点为12时所在经线,计算得70°E。(2)图示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故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南纬70°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