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12-22 05:33:41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② B、①③ C、②④ D、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欧洲南方天文台决定在下图中M地(24° 37" S, 70°?24’W)建天文台,M地位于有“世界干极,之称的阿塔卡马沙漠腹地,天文观测气象条件优越;下图中N地(32°?30" S, 70°?07" W)海拨为2990米,被誉为“南美第一清雪胜地”.
材料二 智利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该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矿业是其国民经济的命脉,并拥有较高的生产水平.目前智利经济发展良好,2010年人均GDP已位居南美洲第一。近年来智利与安徽省铜陵、安庆等市经贸往来频繁,并在一些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和合作 (1)说出智利南部地区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材料一中“世界干极”和“南美第一滑雪胜地”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与智利经贸往来对安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外力作用: 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了峡湾型海岸;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冰川和流水共同作用下,河流平行状分布。 (2)“世界干极”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沿岸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 ? “南美第一滑雪胜地”成因:冬季,西风从太平洋带来丰沛的水汽,且受山地抬升,降雪丰;海拨高,气温较低,积雪期长;坡度适当,适宜滑雪。 (3)有利于引进智利工矿业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有利于安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经济优势;有利于加快安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升安徽在拉丁美洲的知名度,促进与其他拉美国家经贸往来;有利于提高安徽对外贸易水平,扩大进出口贸易额等。(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2分) (2)与B河相比,说明A河水文特征及其成因。(4分) (3)概括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征。(2分) (4)该地区景观独特,是侏罗纪江南翼龙化石的发现地;山中瀑布美不胜收,峰下江水弯曲,状如“九龙戏珠”。根据材料,分别指出该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外力表现形式。(2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或西部高、北部高)、东南低。(4分) (2)A河流量大,水量稳定,流域面积较大(上游有支流补给),有湖泊调节水量。(4分) (3)主要分布在沿河流,地势低平(谷地)、沿海岸的地区。(2分) (4)流水侵蚀、流水沉积(2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包括地形种类和地势特征两方面。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水能资源是否丰富。A河流域面积较大、有湖泊调节水量。所以河流量大、水量稳定。 (3)据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沿河流、地势低平的谷地、沿海岸的地区。 (4)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该地区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水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徐霞客51~55岁旅行路线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图为某一地段的地形剖面图,该剖面图的位置是 ( )。
 A.宜良—河池 B.长沙—南昌 C.杭州—上海 D.江阴—南昌
| | 【小题2】对上题图中所示地貌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剖面图中的峰林和峰丛等可以判断出,该剖面图经过的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分布在云贵一带,所以选A。
【小题2】图中所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由此可以判断影响其形成的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 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A.天然气水石油
B.水石油天然气
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示P地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背斜储油”,但根据水、天然气和石油的密度分布判断,天然气密度最小,位于最上部,水的密度最大,为最底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三种物质的密度的差异,结合读图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