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海陆风中,由于受海陆性质的影响,白天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作为冷源,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城市风中,城市气温高,郊区气温低,城市中气流上升,到达高空向郊区扩散,郊区垂直方向气流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考虑到全球范围赤道与两极的热力环流,赤道是热源,近地面的风应由两极吹向赤道。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轮廓可以判断是澳大利亚地区,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副热带高压带分布在南回归线和30°S附近,所以P地终年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A对。Q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B错。R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季风影响,C错。S位于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D错。
小题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这是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图示四个地点,只有Q点是地中海气候,所以B对。T是热带草原气候,R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S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几种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导致热空气上升,而冷空气下沉,进入形成热力环流。故白天山峰和山谷相比,山峰热,热空气上升,山谷冷空气下沉,进而形成环流,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据此并读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适宜避寒区适合我国北方居民旅行观光的是( )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D.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小题2】图中适宜避寒区甲处的纬度位置低于乙处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
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C.甲处太阳辐射较弱
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新加坡和巴西高原热带草原的1月平均温度都大于22°;成都平原的都江堰的1月均温低于10°;而西双版纳的1月的均温在10℃~22℃之间。故选D。
【小题2】甲处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所以比同纬度温度低;而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不受夏季风的影响。故选A。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左图显示长江中下游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右图为左图P地树影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右图所显示的行道树及树影推断,图示季节( )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D.图中耕作区从①处引水自流灌溉
【小题2】未来30~48小时之间,P地的天气可能是( )
A.强对流降雨
B.强沙尘暴
C.绵绵细雨
D.晴朗高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行道树在路北,树影朝西南,说明太阳在东北方,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A错;阿根廷潘斯草原正值冬季,草木枯黄时,B正确;巴黎在北半球,是冬季,C错;河流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河流是由西南流向东北,耕作区从①处引水不能自流灌溉,D错。选B正确。
【小题2】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由图示锋面所在位置,右以判断Q1是低气压中心,Q2是高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所以在未来30~48小时之间P地将处在锋面控制之下,因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不会出现沙尘暴,可能会出现强对流天气。选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