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某城市A~E各地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E的各城区中,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人口总数下降最大的是______;该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表明该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中____________阶段,造成这种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增长率看该城市人口增长的模式是____________模式,说出其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原因。(两条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在该城功能是____________区,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A;逆城市化;市中心环境质量的下降,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小城镇和乡村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是交通条件改善
(2)现代型;社会经济水平较高,文化教育水平高,妇女就业水平较高,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任答两点)
(3)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日夜变化大(白天多黑夜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除受经济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风化影响显著,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1)和乙城市“1976年~2008年产业结结构变化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简要分析甲城市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4分)
(2)P地是乙城市正在建设的港口,分析乙城市选在P地建新港口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城市化过程由于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而导致了排放大量的废热、温室气体等导致了“热岛效应”增强,①正确;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则城市盛行上升气流,而使降水量增加,②错误;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则植被地减少,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③错误;由于城市建设使水泥、沥青路面大面积的取代了植被地,故使下渗减少,地面径流的速度加快,④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城市化过程对气候、植被、地表状况等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抓住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性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闽北林区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该市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铁路运输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了“一城两片”的新格局。该市老工业区以传统纺织业占绝对优势,而90年代兴起的经济开发新区则已基本形成以林产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开发区。

(1)该城市布局空问变化的突出特点是①城市用地规模?;②向?方向扩展。(6分)
(2)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影响经济开发新区空间发展形态的主导因素是?。(6分)
(3)下列对该城市工业发展的判断,不正确的是?。(4分)
A.林产加工是原料导向型产业
B.工业结构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C.工业集聚主要基于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D.工业地域的发育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