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与地图》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A.北赤道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若村庄所在的山谷发生泥石流,则村民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丙、丁与村庄之间受山脊阻挡无法看到村庄。乙地位于村庄所在山谷的山坡上,视线无障碍。B正确。
【小题2】发生泥石流时,要在最短时间内逃到海拔尽量高的地方。即沿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朝高海拔地区逃生。图中线路1因需要过河,故选择线路4。D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2.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E.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F.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G.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H.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参考答案:1. AD
2. 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干旱旬数整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A项正确、B项错误;自洛阳向南先增加后减小,故C项错误;读图可以找到高值和低值中心故D项正确。
2.,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即向高值方向凸出,说明其干旱旬数少,降水较多,原因是位于山地的迎风坡,A项正确;②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干旱程度高,故B项错误;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故C项错误;由此可见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夏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D项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的阅读与影响降水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示意图,甲处海拔800米,植被属常绿硬叶林,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陡崖相对高度可能为
A.280米
B.305米
C.396米
D.430米
【小题2】甲、乙两处
A.位于山脊的南侧
B.植被不可能相同
C.降水甲处多于乙处
D.热量乙处少于甲处
参考答案:
【小题1】BC
【小题2】C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图中等高距为50米。图中陡崖处有7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高差公式,(n-1)·d≤H<(n+1)·d,可以算出300≤H<400之间,B、C对。A、D错。
【小题2】读图,根据等高线弯曲情况和指向标判断,甲位于山脊的南侧,乙位于山脊的北侧,A错。图示区在北半球,南侧是阳坡,北侧是阴坡。甲地海拔约800米,乙地海拔约900米,差异不大,所以植被可能相同,B错。甲处是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控制时甲位于迎风坡,多雨。乙在背风坡,少雨。所以降水甲处多于乙处,C对。乙在阴坡,所以热量乙处少于甲处D对。
考点:高差计算,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两地理兴趣小组9月23日在图示地区宿营,甲地的小组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乙地的小组在5:30(地方时)看到日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④四地中,此日地方时6点能看到日出的是2.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A.①
B.②
C.③
D.④
E.880米
F.- 850米
G.390米
H.420米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则图中的等高距为400米。9月23日全球昼夜等长,则海拔为0处,6:00日出。图中②③两地海拔为0,但是②位于山谷处,6:00不能看到日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相等或相隔一条等高线。则⑤可能海拔为420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迁移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