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02:00 B.06:00 C.15:00 D.18:00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形。N地位于北极点上,M点的纬度为70°N,所以M地位地N地的正南方。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70°N出现极昼现象,90°E的地方时为0:00,则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2:0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P点位于北半球,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P地昼长大于12小时,P地昼弧为夜弧长度比为3:1,所以白昼时间为18小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4:M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此刻太阳高度为0°,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0,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①河外星系?②太阳系?③地月系?④总星系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小题2:“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小题3:“嫦娥二号”发射后的两个月内,庄河的昼夜状况为
A.昼大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B.昼小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C.昼大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D.昼小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小题4:“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四个月内地球公转的速度
A.先变快再变慢
B.先变慢再变快
C.越来越快
D.越来越慢
小题5:“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收看实况转播,
此时当地已是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深夜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天体系统层次分析可知,绕转的天体与河外星系无关。正确的是C项。
小题2: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此时在秋分(9月23日)后,符合的是A图。
小题3: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二个月内就是在2010年12月前,此时北半球是昼短夜长,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选择D项。
小题4: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四个月内就是在2011年2月前。从2010年10月1日到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逐渐加快;从近日点(1月初)到2011年2月前,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小题5: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6小时,所以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时间是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16小时=2010年10月1日2时59分57秒.此时是深夜。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该图为北京时间10时的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C处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此刻,A处是________时,D点是________时。
小题3:D处日出是________时,B处日落是________时。
小题4:D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小题5:这天是________节气;当C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时,节气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30°E,23.5°S)
小题2:4? 10
小题3:4? 18
小题4:16
小题5:夏至?冬至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北京时间为10:00,推算昼半球中央经线的经度为150°E。根据经度排列,C的经度为30°E,所以C处的地理坐标是30°E,23.5°S。
小题2:根据赤道B点此刻为6:00,所以此刻,A处是4时,D点是10时。
小题3:计算D点白昼时间为16小时,所以D处日出是4时,B处日落是18时。
小题4:根据D点所在纬线的昼弧长度计算D处昼长是16小时。
小题5: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这天是夏至节气;当C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时,表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
点评:根据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不同,确定二分二至日,其中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 时间 | 日地距离 | 角速度 | 线速度 |
| 1月初(近日点) | 1.471亿km | 61′/d | 30.3km/s |
| 7月初(远日点) | 1.521亿km | 57′/d | 29.3km/s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而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故北半球的夏半年较冬半年长,故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小题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
小题1:图示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导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降雨天气,故判断为冷锋影响。
小题2: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是受冷锋影响而形成,A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实例;东南沿海的台风为气旋系统影响;伏旱是受副高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征,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