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域分异,主要表现为沿经线的差异
B.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不会出现荒漠化的现象
C.扩大绿洲的规模,是西北干旱地区防止荒漠化扩大的有效途径
D.我国的地带性荒漠,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温带荒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东向西,由于水分条件的递变而形成地域分异,故主要表现为沿经度方向的地域分异,A错误;荒漠化是指一切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土地退化信息,故包括季风气候区内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现象,B错误;扩大绿洲规模,将加大水资源的利用,可能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扩展,C错误;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降水少,而形成的地带性荒漠,主要的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力作用,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进而分析我国区域的内部差异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 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 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2.?2002年-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8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
材料三?左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4分)
(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总体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起伏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峡谷多,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且垂直地带明显。(8分)
(2)石灰岩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4分)
(3)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黄河、长江提供水源;调蓄洪水。(6分)
本题解析:
(1)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根据经纬度等高线及注记可判断该地区为青藏高原东缘,由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域,地形起伏大,西北为高原,东南为山地,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西北向东南倾斜,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原、山地高寒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降水丰富,地形起伏大,多峡谷——水流急-水能丰富,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垂直分异明显。
(2)题干说明该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布,说明流水溶蚀作用明显,则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
(3)考查湿地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河川径流及气候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的原因是 ( ?)
A.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B.煤炭资源极为丰富
C.铀矿资源极为丰富
D.流域内水电、火电、核电的大规模开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以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为核心,且结合流域内的火电开发和核电建设,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电力资源,故成为全美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审题”的完整性,不要只看到水能资源丰富,事实上还有最佳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大?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