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据此完成问题。
1.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2.这些火山灰物质来自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E.岩石圈
F.上地幔
G.下地幔
H.地核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1.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2.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位于上地幔。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2: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甲)。

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乙)。

材料4:部分岛屿轮廓图(图丙)。

(1)图甲中X大陆是_______________,Y大陆是 。(2分)
(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B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2分)
(3)图丙中①所对应的国家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___ ________板块
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分)
(4)③岛在④岛的 方向。(1分)
参考答案:
(1)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大陆架,海沟
(3)亚欧,太平洋
(4)东南
本题解析:
(1)读图,X大陆面积较小,但海拔最高,是南极大陆。Y大陆面积最小,是澳大利亚大陆。
(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大陆架,B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海沟。
(3)图丙中①所对应的国家是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根据经纬度判断,③岛在④岛的东南方向。
考点:大洲的特征,海底地形结构,板块构造,地图上的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6分)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11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 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km。(2分)
(3)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2分)
(4)小河流向东方。计划把水调到C处,有虚线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4分)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① 盆地 ,② 陡崖 ,③ 山谷 ,④ 山脊 ,⑤ 山顶 ,⑥ 鞍部 。(6分)
(2) 4.6 km。(2分)
(3)比例尺 1:100000 。(2分)
(4)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4分)
AC 自流
(5)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4分)
乙处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1)图示①处等高线几乎闭合,地势中低周高,判断为盆地;②处几条等高线重合,判断为陡崖;③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④处等高线“凸低为高”,判断为山脊。⑤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2)根据图示的比例尺,1cm表示图示距离2KM,故图示水平距离2.3cm,故实际水平距离为4.6KM。(3)图示的比例尺为1:200000;把图示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1:200000*2=1:100000;(4)从高处引水可自流。(5)图示甲处等高线较密,坡度较陡;而乙处等高线较稀疏,则坡度较平缓,利于修建梯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b点能看到m点
C.mn为空中索道
D.a地可能形成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