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以看出:与2000年代相比,2010年代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水位季节变化小,A错;下渗增多,坡面的径流量减少,B错,C对;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减少,D错。选C正确。
【小题2】沉积岩层的沉积顺序是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图中④沉积层形成最早;①是上覆沉积层,形成最晚;③在④之后,在①之前形成;岩浆侵入,形成了岩层②,应晚于③、④岩层的形成。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及植被覆盖率对地理环境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8—11题。
小题1: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
B.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
小题2: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储水构造的最佳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图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作用
小题4: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20米。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里种草植树最合适(?)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貌。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并且有些地区还形成了断层,这些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而该地区沙丘广布,判断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不属于北方地区,A错误。
小题2:石油的密度较小,一般分布于背斜的顶部,而水的密度较石油大,故一般分布于向斜的槽部,故因此在②处开采水资源比较适合。
小题3:沙丘属于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
小题4:为治理流动沙丘,多在沙丘的迎风坡,即沙丘的缓坡种草植树,可以削减风速,抑制沙丘流动,但由于②处与①处的相对高度较大,因而应在③处种草植树。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0),完成26~27题。?
小题1:甲、乙、丙的地理含义是
A.甲代表岩浆岩
B.乙代表岩浆
C.丙代表沉积岩
D.乙代表沉积岩
小题2: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其中能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可以判断乙为岩浆岩;二个箭头指向的为变质岩和沉积岩,可以判断丙为沉积岩;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可以判断甲为岩浆。
小题2:①表示冷却凝固、②表示变质作用、③表示外力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能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的是②。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仔细读图,由岩浆岩到沉积岩,经过的a外力作用。从岩浆到岩浆岩,经过了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b。从岩浆岩多变质岩,经历了变质作用c。从变质岩到岩浆,经历了重熔再生作用d。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原创)右图为某游客在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石的岩石照片。依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岩石从成因上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关于此岩石,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岩石由岩浆侵入岩脉形成,较为坚硬
B.该岩石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其上可能有气孔
C.该岩石深埋于地下,受到高温高压发生质性变化形成
D.该岩石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层理结构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具有层理构造。根据题干中材料“某游客在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石的岩石照片”可知,该岩石含有化石,应该为沉积岩。
【小题2】由上题可知,该岩石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由岩浆侵入岩脉形成,较为坚硬,为侵入型岩浆岩;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其上可能有气孔,为喷出型岩浆岩;深埋于地下,受到高温高压发生质性变化形成,为变质岩。
考点:该考查岩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环境与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