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2019-12-22 05:51:42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 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略图。
 (l)A半岛属于____板块,用板块理论解析B海和C山脉的形成。(5分) (2)比较E荒漠和F荒漠形成的原因。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陆上丝绸之路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哪些优势。(6分) (3)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A半岛:印度洋板块(1分) B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2分);C山脉: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抬升。(2分) (2)E荒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2分) F荒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2分) 陆上优势:路程短,速度快;受自然环境影响小,连续性强。(2分) (3)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和地位;中亚和西亚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充足,拓宽我国的能源渠道,利于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加强我国中西部与中亚国家贸易往来,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对外交流,加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任答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轮廓可知,A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图中B海为红海,由于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故形成海。图中C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 (2)图中E沙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中该难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形成了沙漠;F沙漠位于他州大陆内部,局海洋较远,水汽难以达到,降水少,形成了沙漠。陆上丝绸之路,运输距离相对较短,运输速度比海运快的多,且受日然环境影响较小,海洋运输受天气影响较大,且连续性差,陆上运输连续性较好。 (3)中亚和西亚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可以促进我国资源进口多元化,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局面;加强我国同中亚和西亚地区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同西亚和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得 地位。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合作、板块、气候、运输方式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 【小题2】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 A.生长边界 B.陆地边界 C.消亡边界 D.海洋边界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M为阿拉伯半岛,在板块理论中M小板块位于印度洋板块上。C正确。
【小题2】图中红海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根据图中箭头可知此处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为板块的消亡边界。C正确。
考点: 板块构造理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分别是
[? ]
A、石灰岩矿物
B、花岗岩元素
C、变质岩矿产
D、沉积岩化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定
A.甲为向斜
B.乙为背斜
C.甲为背斜
D.甲、乙均为背斜
小题2:若在甲、乙两处分别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找到煤层
B.甲、乙都找到煤层
C.甲、乙都找不到煤层
D.乙处找到煤层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
小题1:根据各岩层含化石的差异判断各岩层的新老关系,图示甲处岩层分布中间老两边新,故判断为背斜。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甲处为背斜,岩层应向上拱起,故甲处的下面已经没有含煤岩层;而乙处为向斜,岩层应向下凹,故地下应有含煤岩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 ]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