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G早于B;A早于D;B早于D;C晚于F。总体来看,先发生沉积,后发生褶皱,最后有岩浆活动。
【小题2】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G层,背斜处地质结构稳定;A为岩浆岩,化石在沉积岩中才有可能找到;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背斜是良好的油气储存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4—33),图中1.2…3 4 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10~13题。
图4--33
10.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
B.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 ③处是地堑
11.图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风积作用
12.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里种草植树最合适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地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0.D 11.D 12.D 13.A
本题解析: 分析岩层的弯曲形态和断层两侧岩块的位移情况可得。
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的产物。
从沙丘的形态看,风向从①处来,③处无法植树,②处地势低,植树无用,④处可固定和阻止沙丘继续前移,是植树的最佳去处。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③处的含油地层已破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小题2】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沉积岩崖壁上分布许多洞穴,该地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从图上看洞穴分布与河流水面相平,所以洞穴成因最可能是流水侵蚀形成,A对。湿润地区主要外力是流水,不是风力,B错。亚热带地区水位线处不会有冰川侵蚀,C错。河谷中,不会是海水侵蚀,D错。
【小题2】图中洞穴在接近河水位线处较多,离水位线越高处,洞穴越少。结合前面分析,洞穴是流水侵蚀形成,说明水位线在持续下降,A错。高处洞穴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D对。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老,岩石年龄越老,B、C错。
考点:外力作用类型,岩层年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岩石中常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
A.大理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岩石的组成和特征,有化石的岩石是沉积岩,大理岩是变质岩,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右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③是石灰岩,则④为
A.花岗岩
B.板岩
C.石英岩
D.大理岩
小题2:图中岩层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可能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如果③是石灰岩,受热会变质成大理岩。
小题2:沉积岩常含有化石和层理结构,图中③为沉积岩。
小题3:图中②为岩浆岩,火山喷发而成,图中岩浆岩穿过其他岩层,形成较晚;④岩石由沉积岩受热形成的,故也形成较晚。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