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图》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矿产资源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铁路分布于沿海,环岛分布,城市也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结合图中三座山峰的海拔数值,基本可判断岛上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根据岛屿的经纬网及岛屿轮廓特征可判断其为新西兰南岛,终年受西风控制(西北风),气候具明显海洋性特征,降水丰富,河流富水力。岛屿西南部的峡湾地貌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此岛屿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A正确。
【小题2】综上分析,应为地形影响。B正确。
【小题3】因处于板块边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B正确。
考点:自然地理特征、板块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6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图是我国东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4分)
(2)(原创)简述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6分)
(3)(原创)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位于30º-32º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形成。
(3)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减缓,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本题解析:
(1)图示地区南部等高线密集,最高海拔500-1000米,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地区等高线稀疏,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长江口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位于30º-32º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形成低压中心,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该地受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冬季陆地形成高气压中心,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该地受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形成。
(3)图中R河是长江;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缓,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河口带地处海陆交界地带,由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考点:主要考查中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问题。(13分)
(1)甲地气压值可能是 百帕。乙地渔场是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
(2)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
(3)此时影响丙地的天气系统是 。简述丙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及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1000或1002(1分)
(2)纽芬兰渔场(1分) 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2分)
(3)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1分); 南北纵列分布(1分); 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1分)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2分),(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
(4)气旋(1分) 阴雨天气(1分) 丙地为低气压中心(气旋过境时),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凝云致雨(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1—3题。
A.山顶2900米
B.南坡海拔2200米
C.南坡海拔2500米
D.北坡海拔2300米?
参考答案:1、B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平原、丘陵为主
B.中部低,北部、东部、南部高
C.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
D.远看为山,近看山河相间
【小题2】影响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 ( )
A.春季的干旱与风沙
B.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C.泥石流、滑坡灾害
D.土壤次生盐碱化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地区为长江洞庭湖段,沿江地区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故A正确。
【小题2】长江沿岸地区受亚热带季风影响,降水稳定性差,易出现旱涝灾害,洪涝主要出现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故B正确。
考点:区域中国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