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进行考察活动时绘制的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地貌类型可知,该地区应该受流水侵蚀而形成地貌。根据图中塬可知,该地貌应该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小题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幽深的峡湾是冰川作用形成的;戈壁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考点:该题考查地貌类型及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5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6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4~16题。
小题1:图5所示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bcda
C.cdab
D.dabc
小题2:图6所示甲、乙、丙、丁中,代表岩浆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形成图5所示地下洞穴的地质作用主要属
A.①
B.②
C.⑤
D.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岩层新老关系和地壳物质循环,难度较小。
小题1:据图5所示两次岩浆侵入或喷发都有岩浆通过c、d岩层,并且c岩层在下方,说明c岩层形成最早,其次是d岩层。b层的岩浆侵入通道经过切断a岩层,说明b岩层的形成时间晚于a岩层。即图5所示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cdab 。
小题2:据图6由沉积岩开始反推,判断出戊为沉积物,丁为风化侵蚀物;丙被外力破坏形成风化侵蚀物,并肯定是一种岩石,如果丙是变质岩,那么乙就是岩浆岩,甲就是岩浆。但岩浆冷凝只能形成岩浆岩不可能形成风化侵蚀物,说明上面的推断不成立。丙只能是岩浆岩,乙是岩浆,甲是变质岩。
小题3:图5所示地下洞穴位于石灰岩中,是沉积岩(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形成的溶洞,⑤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2.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是3.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4.甘肃西峰南小河沟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E.地势低平
F.地势坦荡
G.沟谷发育
H.波状起伏
I.平整土地
G.修水平梯田
深耕改土
造林种草
保水、保土、保肥
防洪治涝、降低地下水位
保塬、护坡、固沟
开沟引水、扩大灌溉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4.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导致的植被破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黄土高原因为流失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造林种草,恢复植被。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甘肃西峰南小河沟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保塬、护坡、固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是向斜,②处是背斜
B.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
C.①②处是火山活动造成的地形
D.③④处是稳定岩层构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域文化对人口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