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A.调水沿线会加重盐碱化程度 B.可以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C.可以加剧输水地区水循环 D.塔里木盆地将成为外流区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引渤入新”调水线路不经过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祁连山脉东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引渤入新”调水工程输送的是海水,将能加重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但是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引渤入新”调水工程,不能将塔里木河最终注入海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A自然带为森林,B自然带为草原,C自然带为荒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第下列问题。
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小题1: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
D.抗蚀能力
小题2: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
上图所示L城是我国的“水晶之乡”,有“花果山”、“水帘洞”、“玉女峰”等著名旅游景点,近年来还新建了水晶展销市场,成为全国的水晶集散地。
小题3:近年L城接待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请据材料判断,这最主要是由于L城
A.优化了景区功能分区
B.增加了景观文化内涵
C.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
D.突出了旅游资源特色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三地都属于淤泥质海岸,表明都是泥沙沉积,且地壳持续下沉,表明地质条件相同,所以影响海岸线的因素主要是泥沙沉积量,沉积量多于地壳的下沉量,海岸线向海推进,反之,海岸线向陆地后退,两者相等,海岸线基本稳定;而河网密度不一定与泥沙沉积量呈正相关;抗蚀能力没有差异。故选B。
小题2:震级大小无法确定;震源的位置无法确定,所以震中距和震源深度无法确定;而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即烈度可以依据历史状况去推测,然后制定建筑物的标准。故选C。
小题3:分析材料可知,近年来该城新建了水晶展销市场,成为全国的水晶集散地,表明突出了“水晶”特色,使游客增加;而景区功能分区并不是近年新建设的;也没有体现景观文化内涵的增加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1)写出G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2分)
(2)写出右图中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代表的字母名称?。(2分)
(3)分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原因。(4分)
(4)分析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及原因。(4分)
(5))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