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等值线图》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潘帕斯草原 B.长江三角洲 C.西欧平原 D.恒河三角洲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 积温”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和图中的地名拉萨,可以判断图示区是我国的西南地区,积温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是因为海拔升高,图中河流的源头位于西北部,河流流向也表明图示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B对。A、C、D错。
小题2:根据等积温线数值,可以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④地的积温最高,④地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是四地中水热条件最好的地方,D对。单从积温情况看,其它三地也不是最好的,A、B、C错。
小题3:读图,①、②两地之间的经度差约5°,在赤道上经度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在45°纬线,经度差1°,距离相差约77千米,30°纬线上,经度1°间距离比赤道小,比45°纬线上的距离大,所以①、②两地之间的距离要小于550千米,大于385千米,只有C正确。(如果记得30°纬线的余弦,也可以直接计算距离,经度差1°的距离就用110X纬度数的余弦即可)。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Q地海拔可能为2.此季节,该地区3.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4.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350米
B.500米
C.650米
D.800米
E.温和多雨
F.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G.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H.盛行东南风
I.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G.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河流冰期较长
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4.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等高距应该是250米,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当Q地外面的等高线值为250米时,Q地的海拔应该是0—250米之间,没有答案符合,当Q地外面的等高线值为500米时,Q地的海拔应该是500—750米之间,只能C符合,正确答案是C。
2.由图中的纬度与方向确定,该地区是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同时还在大陆的西岸,所以当地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再根据图中信息“R河流正值汛期”,说明它应该处于冬季,所以A对;植被应该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B错误,冬季应该是受西风影响,故C、D错误,正确答案是A。
3.根据等高线数值知道,河流流向自东向西(自高流向低),故A错误;此季节是汛期,所以河水补给地下水,故B错误;根据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半球的河流应该是偏向南岸,也就是说北岸上堆积,故C对,当地气候是地中海气候,河流无结冰期,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
4.根据图中信息,应该是向斜成山,背斜成谷,故A错误;图示地貌先是由内力作用形成后来由于外力作用,故B错误;②处是向斜,储水结构,不能建地下隧道,故C错误。正确答案是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是等值线判读,气候的形成与河流水文特征,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北纬38°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
A.地势北高南低
B.河流在CB段有凌汛现象
C.林地为常绿阔叶林
D.河流在C地易形成冲积扇
小题2:该地1949年至2009年间
A.农业用地类型减少
B.城市主要沿河流发展
C.水土流失可能加重
D.耕地均变为城市用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判断,该地地势总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河流CB段由西北流向东南,由较冷的地方流向较暖的地方不会有凌汛现象;该地位于北纬38°附近我国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林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在C地由山区流到平原,由于坡度突然减小,流速迅速减缓,泥沙大量淤积,易形成冲积扇。故选D。
小题2:仔细看图,比较可以发现,到2009年,该地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这说明存在开垦草地、毁林开荒现象,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可能加重。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某一季节降水量(单位:mm)等值线图”,完成问题。1.该季节应是2.关于图中市区400mm等降水量线以内的降
水量数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在400mm以下,原因是雾岛效应
F.在400mm以上,原因是热岛效应
G.在400mm以下,原因是晴岛效应
H.在400mm以上,原因是雨岛效应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可知该北方城市此季节降水丰富,应该是夏季。
2.市区降水量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内且高于相邻较高等值线数值,这是城市“雨岛效应”的结果。
考点:主要考查了降水量的分布和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降水量的分布和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等值线图》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