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1年当地时间10月23日13时41分,土耳其东部(北纬38.8度,东经43.5度)发生了里氏7.2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仅5千米。

1.土耳其东部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2.地震发生后,人们及时获取了地震对当地破坏程度的信息,其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3.上述地震的发生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该地位于
A.10月23日7时41分
B.10月23曰18时41分
C.10月23日8时41分
D.10月23日19时41分
E.“数字地球”系统
F.全球定位系统
G.地理信息系统
H.遥感技术
I.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G.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参考答案:1. B
2. D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板块分布。
1.利用土耳其嗯嗯经度位置判断位于东三区,故北京时间(东八区)较土耳其时间早5个小时。
2.监测地面事物的变化是遥感的功能。
3.结合右图判断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如果下图外圆纬度数为n(n≠0°,n≠90°),圆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且非阴影部分日期为m。据此回答。

151.据图示的信息可判断2.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A.此时太阳直射在北纬(90°-n)
B.n的取值范围为0°<n<23°26′
C.此时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n)
D.此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16
E.(m—1)日8点
F.(m+1)日8点
G.(m+1)日2点
H.(m-1)日2点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图中外圆纬度数为n ,且圆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的纬度和出现极昼的纬度二者互余,故事太阳直射的纬度为北纬(90°-n);且n的取值范围为0<n≤23°26′。2.图中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则和1800经线构成了区分日期的界线;非阴影部分日期为m,则阴影部分日期应为(m+1)天;且0°经线为0时,则北京时间为(m+1)日8时。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7年9月21日,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 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 000米深处,盼能揭示气候暖化秘密,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回答题。
1.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3.若发生海底地震,“地球”号探测船将受到哪种地震波的影响
A.此次钻探的深度只能在地壳层
B.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
C.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
D.此次钻探能到达地心
E.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F.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
G.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H.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I.纵波P
G.横波S
P波和S波
无任何地震波
参考答案:1. B
2. B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千米,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
2.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岩石圈顶部有生物存在,二者关系密切。
3.根据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的特点,在地壳较深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消失,因此若发生海底地震,“地球”号探测船将受到纵波P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圈的范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等知识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岩石圈的范围,熟悉地震波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该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E.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F.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G.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H.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①表示地面以上12---55KM范围,故判断为平流层;②表示地面以下,陆地33KM以内,为地壳;③表示地下80—400KM范围内,判断为软流层;④表示2900KM以下—5000KM范围内,判断为外核。
2.结合上题分析,①为平流层,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A错误;②表示地壳,厚度分布不均,陆地平均厚度33KM,海洋平均厚度6KM,B正确;③软流层位于地幔,横波能通过,C错误;④为外核,可能为熔融状态或液态。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地球内部圈层及外部圈层的基本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是2014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读图,回答问题。
1.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
②临海,冬季有增温增湿作用
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
④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降水较多2.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索契位于临海地区,故①错。
2.建滑雪场的条件是积雪多,且有适宜的坡度,故①②正确。索契为亚热带气候,冬季温和,故④错。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及利用图中信息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气候和滑雪场建设的主要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