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二)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全球无大气运动现象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9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9年3月28日(古历三月初二),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读图6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6 小题1: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C.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D.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位置越东,时间越早。五城市由东向西排序即可;
小题2:该天为古历初二,即为新月;
小题3:位于东半球的只有莫斯科、雅典和伦敦三个,A错;图中只有伦敦为世界金融中心,B错;雅典和惠灵顿同属温带,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皆为46°52′),C正确;雅典和莫斯科纬度相差较大,其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较大,D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部分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C点和D点的经度分别是:( )
A.135°E, 135 °W
B.135°E, 110°W
C.105°E, 135 °W
D.95°E, 85 °W
【小题2】C在D点的:(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小题3】从A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东北再东南
D.先正北再正南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增加的是东经度,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度,所以C是东经度,D是西经度;读图可知每两条经线相差45度,所以C、D分别是135°E和135 °W。
【小题2】读图可知,自南向北度数增加的是北纬,所以C在D的北方;C、D分别在东经和西经,要用两地经度差(同减异加)的大小来辨认东西方向,两地经度差大于180°,则东经度地点在西面,西经度地点在东面,综合起来可以得出:C在D点的西北方。
【小题3】在地球表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读图可知:A是135°W,B是45°E, 两地的经度差等于180°,则经过这两点大圆是经线圈。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经过极点。同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必须经过北极点,其航行方向一定是先向正北,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实( )
A.“天圆地方”
B.“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 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1519-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一支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伴随着近现代的科技发展,人类通过发射卫星等科技手段,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考点:地球的形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区域生态环境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