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①夏季经常受到梅雨和台风的影响 ②冬冷夏热温差大,海洋性明显 ③夏季东南岸多海雾 ④冬季西北岸多暴雪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北海道岛,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①错。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岛上多火山地震,②对。森林、水产等资源丰富,③对。地狭人多,不属于自然环境,④错。所以B对。
【小题2】该地纬度高,不受梅雨和台风的影响,①错。属于具有海洋性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夏温差小,海洋性明显,②错。受寒流影响,夏季东南岸多海雾,③对。冬季西北岸是迎风坡,多暴雪,④对。所以D对。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某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此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状况为 、 。(2分)
判断依据有: 、 等。(2分)
(2)当影响广州的天气系统趋于北上时为 季。(1分)
若该天气系统在此地徘徊时间偏长,我国南、北方可能分别会出现什么气象灾害? 、 。(2分)
请针对其中一个地区的气象灾害提出应对的措施。 (3分)
参考答案:
(1)晴朗 微风(风力小) 普遍受高压控制 等压线稀疏(4分)
(2)春 南方洪涝 北方干旱(3分)
南方洪涝:及时预报;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修缮排水设施。(或北方干旱:及时预报;合理配水用水;改种耐旱作物;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 此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状况为晴朗。图中等压线稀疏,说明风力小,是微风。
(2) 图中影响广州的天气系统为准静止锋,在南部沿海活动时间是5月份,所以趋于北上时为春季。若该天气系统在此地徘徊时间偏长,我国南方可能出现洪涝,北方 出现干旱。
对于南方的洪涝灾害,应及时预报,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修缮排水设施。对北方的干旱灾害,应及时预报,合理配水用水,改种耐旱作物,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考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及特征,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及防治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东北亚海平面等压线(hPa)分布图,完成1—2题。
1.读上图,分析下列选项中所示的地点可能存在锋线的是
[?]
A.甲、乙、丙
B.丁、戊、庚
C.甲、丙、庚
D.甲、丁、戊?
2.有关图中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冷锋,将向东南方向移动
B.丙处为暖锋,将向东北方向移动
C.若甲地区为雨雪天气,则庚为副热带高压脊
D.此时朝鲜半岛南端的气压在1015hPa和1020hPa之间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完成:
(1)判断气压值Pl、P2、P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从气压状况上讲,此系统为________,从气流状况上讲,此系统为________,画出此系统中水平方向的实际风向
(2)图中气流在水平方向的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中心气流在垂直方向的运动特点是________,这个系统中心控制下的天气是________
(3)夏秋季节,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时,我国________地区将出现________(气象灾害)。
参考答案:
(1)P3>P2>P1?低压系统?气旋
(2)逆时针方向旋入?垂直上升?阴雨
(3)东部沿海?台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分)
(1)比较A、B两地风速、风向及图示时刻天气特征,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8分)
| 风速 | 风向 | 天气特征 |
A | | | |
B | | | |
参考答案:
(1)(8分)如下:
风速
风向
天气特征
A
小
西北(偏北)风
气温较低;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B
大
西南(偏南)风
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2)6月份(6、7月)。(1分)此月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多暴雨;植被减少,下渗与蒸腾量减少;加之湖泊面积减小,地表径流的洪峰量增大。(3分)
(3)A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2分)
B地: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2分)
本题解析:
(1)风速大小可根据等压线疏密程度判断,A处风力小于B处。利用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判断A、B点风向。以A点为例分别在图中由A点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过A点的等压线的切线),再向右(北半球)偏转45°做出风向,可以看出A点风向应为西北风,B点风向应为西南风。A处于位于冷锋锋后,出现阴雨天气,B处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
(2)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时降水量大,多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湖泊因围湖造田,面积减少,湖泊泥沙淤积,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多出现于6月。
(3)结合区域实际,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角度回答。A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可通过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B地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可通过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防洪。
考点:等压线图判读、洪涝灾害成因及预防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