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12-22 06:15:45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前门至天桥地区以传统商业、民俗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旅游和商业,主要考虑了 [? ] A.改善居住条件 B.缓解交通拥堵 C.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租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a<b<c C.a=b>c D.a>b=c
| 小题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的便捷程度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租水平是随着离城市中心的远近而变的。离城市中心越近,地租水平越高。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租分布等值线沿着公路线由中心向外凸出。可见,影响等值线凸起的因素是交通的便捷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城市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 ] A、两河交汇处,航运便利 B、铁路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2、下列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中,适合A城市的是 [? ] A、在周围地区建卫星城,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 B、大规模扩大城市面积,减轻人口过多压力 C、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 D、将工矿企业迁往远离城市的地区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图12表示我国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回答问题。
 (1)从交通和城市发展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特点。(2分) (2)推测该区域从甲到丙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2分) (3)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的蔬菜花卉禽肉蛋奶制品,城市周边的农民现在主要从事蔬菜花卉种植,家禽奶牛养殖等,称?农业,导致农民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从甲到丙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的扩大,给城市周边农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压力,对策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交通方式越来越多,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小题2:(2分,写出2点即可)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小题3:城郊农业?市场(2分)?压力有:农业用地越来越少,城市居民对新鲜蔬菜,禽肉蛋奶等需求量越来越大。(2分)对策有: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城市建设尽量少占用好地。(2分)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直接从图示的城市规模和公路建设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小题2:城市面积的扩大,反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比重上升,而农业面积缩小,故比重下降。 小题3:蔬菜、花卉、禽肉蛋奶等产品保质期短,故集中于城市的边缘,称为城郊农业,布局于城市郊区,故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城市化对周边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从市场的扩大和农业用地减少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结合图示信息,掌握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分析的一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城乡规划】读我国西南地区某一中等城市示意图(图19),完成下列问题(10分)
 (l)该城市的形态属于?。(l分) (2)大型批发市场选择在甲处的主要原因是?。(2分) (3)若建造高档住宅区,宜建在甲、乙、丙三处中的?,理由是? ?。(3分) (4)对老城区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该如何保护?? ? ?。( 4 分)
参考答案:(1)组团式(l分)? (2)交通便利,地价相对较低(2分)? (3)乙位于河流上游;距城区和工业区较远,污染小;交通厦利(3分)? (4)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协调、同步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任答四点得4分)
本题解析:(1)根据位置特征,城市被河流分割几块,所以城市的形态属于组团式。 (2)大型批发市场属于商业活动,所以位于交通便捷的位置;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位于城市的外围地价低。 (3)高级住宅区分布在城市外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位置。 (4)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充分考虑历史因素,合理发展,法律或法规条例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