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
? 置有关,该群岛位于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
? 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景点,以防_______________(填灾害)侵袭。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下图)中的
? 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3)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
? 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
? 要是_____________波。
参考答案:(1)印度洋;太平洋;海啸
(2)如图所示。

(3)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下题。?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E.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F.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G.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H.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10,美国北部降水较多,亚热带地区,南部人口密集,农业用地多,消费量大,需求量大。地势与调水工程关联不大,所以排除掉;选B项。
2.北水南调主要是由于南部需求量大,而当年该工程没有运作,说明中南部的水资源较充足,故判断为中南部降水较充足。
考点:本题根据区域图考查水资源问题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为2012年安徽省高考真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只要掌握美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并能结合影响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注意抓住题干和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D.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气压带、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元旦前后向低纬移动。故选A。
考点:气压带、风带
点评: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移动的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黄河下游地区河流与其他水体的补给关系上确的是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D.河流水补给大气降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所以只有河流补给给地下水,地下水不能补给河流。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题。
1.当上面右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弱时,下列叙述此季节最可能发生的是2.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中海地区盛行西南风
B.全球昼夜等长
C.亚欧大陆将副热带高压带切断
D.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E.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
F.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G.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
H.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的上升流最弱时,北印度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地中海地区盛行西南风;北半球昼短夜长;亚欧大陆将副极地低压带切断;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2.M地区位于东非高原,自然带呈现非地带性分布;N地区为红海,处于生长边界,正在不断扩张;J地区分布有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K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主要考查了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及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及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