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简析L和S沿线植被变化差异及原因。(8分)
(2)简述东北部和西南部河流流向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流向差异的成因。(6分)
(3)概括该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8分)L沿线以高寒草原为主,植被单一;(2分)S沿线植被由温带草原逐渐过渡至常绿阔叶林,变化复杂。(2分)L线地处高原,地形平坦,气候高寒、单一,植被变化少;(2分)S线地处湿热河谷向高原过渡地区,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东南部热量充沛,植被变化复杂。(2分)
(2)(6分)西南部河流以东西走向为主,东北部以西北—东南走向为主。(2分)原因:西南部山脉呈东西走向,河流沿山麓河谷发育;(2分)东北部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河流沿山麓河谷发育成西北—东南向。(2分)
(3)(6分)沿河分布、数量较少。(2分)原因: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人口和城市分布;但地形起伏显著、气候高寒,总体不利于人口和城市大量分布。(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图例进行判读:L沿线植被以高寒草原为主,植被单一,主要原因是地处高原,地形平坦,气候高寒、单一,植被变化少;而S沿线植被由温带草原逐渐过渡至常绿阔叶林,变化复杂,主要原因是S线地处湿热河谷向高原过渡地区,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东南部热量充沛,植被变化复杂。
(2)河流流向主要从方向上进行判读,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图中西南部河流以东西走向为主,主要原因是西南部山脉呈东西走向,河流沿山麓河谷发育;东北部以西北—东南走向为主,主要原因是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河流沿山麓河谷发育成西北—东南向。
(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该地城市沿河分布、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人口和城市分布;但地形起伏显著、气候高寒,总体不利于人口和城市大量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6所示等高线中,表示集水线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集水线位于山谷,即能汇水的地方,山谷特征是等高线向大值弯曲,B项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图一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1分)
(2)图一中表示春分和冬至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2分)
(3)在图二中用S 或N标注出极点的位置。将图一中C处的光照图画到图二上,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分)
参考答案:(6分)
(1)见下图(1分)
(2)D、C(2分)
(3)见下图(3分)

本题解析:
(1)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图中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
(3)根据地球逆时针旋转,所以极点为北极点,用符号N表示;C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流域内各点的径流汇流方向与等高线垂直,汇流速度与地表坡度有关。据图判断

A.图中A、B两地汇流速度小于C、D两地
B.图中等高线数值由①到⑤增大
C.图中河流干流流向自西向东
D.通常,E断面流量大于F断面流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按等高线分布、坡度大小可知,A、B两地汇流速度大于C、D两地;等高线中⑤最小;河流自西向东流;通常情况下,越向下游F水量越大。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下列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2.a、b、c、d四点纬度高低比较
A.莫斯科旭日东升
B.开普敦艳阳高照
C.北京夜幕深沉
D.纽约夕阳西下
E.d>c>b
F.d>a>c
G.a>c>b
H.b>a>c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
1.图示经度位置60°W的太阳高度最大,故判断当地地方时为12时,则计算莫斯科(东二区)时间约18时,开普敦(东二区)时间约18时,北京(东八区)时间为0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为11时;故C项正确。
2.图示纬度位置15°S的太阳高度最大达90°,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15°S,正午太阳高度自15°S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a>b;c<d;b<c;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