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7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西藏地区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读图完成21-22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该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1:根据水、气、油的密度进行判断,①位于最上方,为气,③位于最下方,密度大,为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是在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区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盛行风为东北风
C.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小题2:图示地区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变质岩
C.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这一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严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这一信息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位于热带。当该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8:50,可计算该地的经度为17°30′E,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东半球,有可能盛行风为东南风;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C项正确。
小题2:甲处为一断层,不能储油;铁矿矿体属于变质岩,丙处钻井能发现;四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的是丙处;图中断层破坏了铁矿矿体,说明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早。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峰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江苏 ②湖南 ③云南 ④新疆 ⑤广西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小题2】图中( )
A.甲处峰林为内力挤压形成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断层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喀斯特地貌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一带。代表性的景观有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故选C。
【小题2】甲处峰林、乙处沟谷都是喀斯特地貌的表现,属于外力地貌。丙处有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丙为断层,丁处是向斜山。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质作用、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中国区域差异》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