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时20分
B.15时40分
C.14时30分
D.14时20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通过图示可知此时昼夜平分,160°E的时间为18:00.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160°-120°)×4’=160’。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得出此时北京时间18:00-2:40=15:20。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重要经纬线的确定,即6时、18时所在经线对应的经度,然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北京时间。
地方时的换算:
(1)依据:同一时刻地球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计算步聚:
第一步:求两地区的经度差。
第二步:经度差和时间的换算、求时间差。
第三步: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用“+”,西侧用“-”)
区时的计算: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时区=已知经度数÷15°?
(如果所得余数小于7.5°,整数商为时区;如果所得余数大于7.5°,整数商+1为时区数。)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不过日期变更线: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
过日期变更线:(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
另外需注意有飞行时间的加上飞行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观测、实验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题。
上海某中学地理课外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在春分日中午测定所在学校旗杆处的地理坐标。(假定该日天气晴朗,已知旗杆长L、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纬度一直射点的纬度|)。请你参与设计一个利用杆影测量的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写出其中实验用材及实验步骤:
参考答案:
实验用材:量尺、绳、手表、记录本;
实验步骤:测量并记录旗杆正午前后长度变化和相应的手表时间,确定出正午最短影长和出现的时间;根据最短影子M和旗杆长L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H(H=arctgL/M),根据当地纬度=90°—H,计算出当地纬度;根据影子最短时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考点:主要考查了黄赤交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黄赤交角。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表示110°E上O地的树影变化,F1表示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17时的树影,
OF2与OF1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0小时
B.树影从F1到F2先变长后变短
C.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是11时20分
D.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影变化。根据F1表示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17时的树影,OF2与OF1等
长,说明F2表示日落时的树影,而当地的正午始终为12时,故计算当地昼长为10小时,A
项正确。B项树影从F1到F2先变短后变长,故B项错误。C项当树影朝向N时,即当地(110°
E)为正午,计算北京时间为12:40。C项错误。D项根据F1表示日出时的树影朝西北,判
断日出方向为东南。故D项错误。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为某日15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
A.0°
B.20°N
C.20°S
D.23°5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