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S市是该岛最大的城市,人口约20万(全岛约70万)。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l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
(1)说出甲岛5-10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5分)
(2)简析甲岛无大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3分)
(3)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原因:该岛5~10月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东(南)部位于迎风地带,西(北)部位于背风地带。(5分)
(2)岛屿面积小;人口总量少;工业化水平低。(3分)
(3)我国有资金和农业技术优势;甲岛地处热带,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甲岛甘蔗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甲岛所在国政策支持。(5分)
本题解析:
(1)从NS两城降水月份分配图中可以看出,5-10月份期间S降水多、N降水少,即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原因应从地形、大气环流、洋流、海陆位置等角度考虑。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屿处于北半球低纬度东北信风带内,东侧为信风迎风坡降水多,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2)考查城市发展的因素。城市是人口的集聚,城市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据材料可知该岛屿面积较小,人口数量有限(70万);同时经济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落后,经济不发达。
(3)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应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交通、政策、劳动力、市场等角度考虑。材料中提到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所以甘蔗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同时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具备政策优势,同时该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甘蔗生产。
考点: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城市区位和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天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是北半球气旋发展强烈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多瑙河下游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布加勒斯特、伊兹梅尔、康斯坦察三城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和月降水分配柱状图(曲线表示气温)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3分)
(2)小李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判断图中三个城市气候类型的过程中争论不休,下面是两位同学各自的观点:
小李:图中三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小,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小,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明:图中三个城市分布在欧洲东部,年降水量较少,且甲、乙两城市的最冷月气温都低于O℃,因此,三城市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观点比较科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4分)
(3)多瑙河——黑海运河全长64公里,是连接北海和黑海的重要通道,试评价图示地区开凿运河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
(1)地势北、南、西三侧高,中部和东部低;北部和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和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3分)
(2)小明的说法比较科学(1分)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纬度40到60之间的大陆西岸,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该地区距大西洋较远,加之地形的阻挡,受西风影响减弱;由于受到黑海的调节,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相比亚欧大陆内部的温带大陆气候要小,但仍然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合理即可,3分)
(3)开凿里程短,投入较少;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施工难度低;开辟最近的出海口,改善交通条件等(3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两方面来描述。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弯曲特征可判断地形北部和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和东部以平原为主。再根据河流由高向低处流可判断地势北、南、西三侧高,中部和东部低。
(2)判断气候类型可依据气温和降水数值特征,也可依据气候类型的成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0℃以上,各月降水均匀,年降水量为700~1000mm。而图中三地冬季气温在0℃以下,且年降水量较少,不太符合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从成因来看,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三地位置靠近内陆,西侧和南侧因山地地形阻挡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小,也不太符合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因此小明说的较合理。
(3)开凿运河的有利条件可从结合教材《山地对交通影响》来回答,一方面要考虑工程难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工程量的大小。因是评价题还要考虑工程带来的影响。
考点:本题以多瑙河下游平原为背景考查区域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及交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此图为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1分)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3分)
(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1 (1分)
(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4分)
(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3分)
(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4分)
(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分)
本题解析:
(1)从亚洲北部为高压中心可知,为1月份气压图;
(2)A为亚洲高压,是由于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导致气流下沉而形成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3)结合等压线图分析可知,C处为西北风,D处为东北风,我国寒冷干燥;
(4)夏季,D处由于受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影响,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5)季风的形成原因有两个:海陆热力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点: 等压线图分析、气旋和反气旋、风向及天气判别、季风的形成原因
点评: 难度较小,属于天气和气候相关知识的基础性训练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右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左图为右图中乙国的放大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图中乙国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其北部地区种植高产水稻,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材料三 图中甲国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总收入的83%。但“黑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却遭受“石油的诅咒”:在过去35年里,石油收入超过4500亿美元,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第26位的最贫穷国,其失业率高达50%,60%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l美元,而且还是是世界上汽油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1)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4分)
(2)评价在乙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4分)
(3)描述乙国(左图)城市分布的特点。(3分)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P段比Q段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Q段比P段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小)。(2分) P段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Q段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2分)
(2)有利条件:地势相对平坦;热量丰富;劳动力丰富。(2分)不利条件: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降水少;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缺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2分)
(3)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南部),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铁路)附近或沿海地区。(3分)
(4)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3分)
本题解析:
(1)河流流量取决于河流的补给,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根据非洲气候分布规律可知, P段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Q段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所以P段比Q段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2)评价条件要从有利不利条件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水稻种植的条件包括自然和人文条件。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和有关世界地理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源及劳动力、政策、技术等方面来评价。
(3)描述城市分布的特点,就是归纳城市的分布规律,城市与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城市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部,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附近或沿海地区。
(4)从材料三可以发现,该国出口产品初级单一,国家经济过分依赖石油出口,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该国应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