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重点是矿产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洪涝灾害。
[?]
2、单选题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3、多选题 下图为“黄河上游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
A、海拔高度大
B、河流流量大
C、水位季节变化大
D、地势起伏大
2、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
A、减轻旱涝灾害
B、增加年径流量
C、改善枯水期水质
D、提高地下水位
4、单选题 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
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
5、单选题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下图为我国江苏省2009年秸秆资源构成比例图。近年来,该省秸秆资源分布明显出现“北多南少”局势,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北部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B.北部利用沿海滩涂增加作物耕种面积
C.南部以丘陵地形为主,耕地资源减少
D.南部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