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F.北半球各地正午日影均朝向北 参考答案:(1)秋分? 9月23日? 0°?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该图,阴影表示黑夜,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日期相同的是 (?)?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A表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冬至日;B图表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夏至日;C图表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日;D图表示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夏至日,故选BD。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Q点位于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所以地方时为12:00,135°W地方时12:00,120°E地方时为次日5:00。A点5:00日出,所以白昼时间为14小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20°N,为北半球夏季。意大利处于多雨季节,我国长江流域多寒潮季节都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南方地区多雨,容易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 )
A.23小时56分4秒
B.24小时
C.一月
D.一恒星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以恒星为参照,则地球自转360°,周期为1个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了360°59",时间为24小时,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地球自转周期规律,注意区别太阳日和恒星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甲、乙、丙、丁为不同纬度的四个地区,乙地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丁地盛产茶叶、毛竹。读表,回答小题。
| 地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 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 | 0° | 46°52′ | 6° | 46°52′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格中可知,甲地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0°,即两个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应位于赤道;丙地二至日太阳高度相差6°,则丙地的纬度为3°;乙、丁两地的太阳高度相差46°52′,两地应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乙地种植春小麦,丁地盛产茶叶、毛竹,说明乙地纬度高于丁地。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因此甲线速度最大,其次是丙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位于赤道,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直射时,为90°,最小为太阳直射回归线时,为66°34′,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3°26′,故B项正确。、丁,乙最小。结合选项可知D项正确。
小题2: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内力作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