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十七)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分布又称天文辐射。读“各纬度天文辐射的立体模式图”,回答问题。(10分)

各纬度天文辐射的立体模式图
(1)1月份,天文辐射最大值出现在 (纬度),主要原因是 。(2分)
(2)1月份,天文辐射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北纬90°,天文辐射季节变化的规律是 。(4分)
(3)当天文辐射处于图中A点所示位置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 。(4分)
参考答案:
(1)(共2分)90°S(1分) 南极点1月份均为白昼,日照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1分)
(2)(共4分)从南极点向北极点递减(或“从北极点向南极点递增”)。(2分) 冬季最少,夏季最大。(2分)
(3)(共4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向南昼越长,夜越短(或“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南昼越长,夜越短(或“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赤道地区昼夜平分。(4分,任答4点)。
本题解析:
(1)这是一幅三维坐标图,水平坐标代表纬度和月份,垂直纵轴代表太阳辐射能的大小,读图可知,1月份90°S值最大,,原因是此时南极点发生极昼现象,且太阳高度变化小。
(2)读图可知,1月份时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90°S,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不是太大,但由于发生了极昼,日照时间很长;1月份时,90°N发生了极夜,此时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为0。90°N7月份时发生了极昼,此时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大。.
(3)当A点太阳辐射量如图所示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反之。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该题主要结合各纬度天文辐射的立体模式图,回顾所学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点,依据这个考察我们对地球运动中涉及到的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极昼和极夜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本题中首先要能准确分析各纬度天文辐射的立体模式图,能够找到昼和夜之分,通过已知条件找到太阳照射时间最长和最短的区域,并找到太阳直射点的准确位置,其他问题即可得出相应的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8分)下图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
。(2分)
(2)C地值大约是 ,它大于B地的原因主要是 。(4分)
(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4)A、B的纬度值约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
(1)热带沙漠地区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 ( 2分)
(2)160-180 ( 2分)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2分)
(3)城市的雨岛效应,多云雾( 2分);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分)
(4)A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 2分),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2分);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 2分),受西风带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等值线分析,①、②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因为①、②区域均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2)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C地值大约是160-180。C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大于B地。
(3)由于城市的雨岛效应,多云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所以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
(4)读图,A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受西风带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所以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
考点:等值线图,不同区域太阳辐射强度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2.B处为亚马孙河河口,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寒流流经,等温线向较低纬凸出
B.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大规模渔场
D.若油轮泄露,污染物沿海岸向北扩散
E.5-10月为丰水期
F.河口处没能形成巨大的三角洲
G.河流径流参与海陆间循环
H.有凌汛现象
参考答案:1. AD
2. BC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考查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及影响, 以及河流的相关知识洋流对沿岸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洋流可以加快海水的自净速度,同时会使污染的面积范围扩大。
1.根据a海域位于非洲西南部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等温线向较低纬凸出;若油轮泄露,污染物会随本格拉寒流向北扩散。选AD
2.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故河流流量大,没有明显的丰水期与枯水期,故A错;而且接近赤道,地转偏向力不明显,各位置水流速度差不多,水流速度较快,故无三角洲! B对;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是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C对;凌汛现象的发生是有条件。1.位置:通常发生在低纬向高纬流并且有封冻期的河流。2.时间:处于融冰期或刚刚封冻时候。处于融冰期,河流高纬地区处于封冻状态,而低纬地区已经融冰,形成流水,但受封冰阻挡,河水冲出河岸。处于刚刚封冻的时候,河流高纬地区刚刚封冻,而低纬地区仍然是流水状态,又受封冰阻挡,冲出河岸。此现象为凌汛。亚马孙河在热带无凌汛,D错。故选BC
考点: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2、洋流的影响3、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4、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5、凌汛的概念
点评:本题组难易组合,1题属于记忆性的知识,比较容易;2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学生掌握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与水文特征的关系以及凌汛的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6月16 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A.有一个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其他行星区别较大
C.地球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公转方向不同
D.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