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6)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____?。 参考答案:(1)③?澜沧江?南?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直接读图即可,湄公河的上游为我国澜沧江;注入南海。(2)该半岛为中南半岛,为我国横断山区的延伸,故地形特征表示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峡谷地貌,为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3)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市场、劳动力、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4)湄公河上游流经我国云南省。(5)甲为中国,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橡胶生产和出口国为泰国(丙);世界稻米出口最多的国家泰国。(6)区域合作的意义主要从资源开发、交通发展、市场拓展等方面,结合优势互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世界某区域图和某地气温与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右图反映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左图中甲位于印度河流域为热带沙漠气候;乙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位于恒河下游,为热带季风气候;丁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图示乙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河流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D.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小题2: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河流。
小题1:甲地是湄公河三角洲,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属热带季风气候,多洪涝灾害,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是尼罗河三角洲,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为地中海气候,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小题2:见上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大山众多、平原少   
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C.多平原、少山地    
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北高南低,南北延伸。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