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与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①江准地区的梅雨 ?②冬季的寒潮?
③北方夏季的暴雨 ?④北方的春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江淮地区的梅雨是准静止锋的影响;北方的春旱是高压控制形成的天气。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左图)位于南美洲,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尼拉开波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泊东部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8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225万,人烟稀少。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被称为“石油湖”,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为了方便大吨位油轮驶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马拉开波市等湖区周边城市大力发展炼油工业。
材料三:右图为乙地的气候资料图。
(1)说明马拉开波湖“湿”、“热”的原因。(8分)
(2)分析乙地冬季降水较少的原因。(6分)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6分)
(4)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变化及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湿:多对流雨和地形雨,降水充沛;气温高,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大,蒸发旺盛,水汽多;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热: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8分)
(2)乙地冬季时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东北信风带控制,沿海山地阻挡了水汽进入。(6分)
(3)观点一:应该大力发展水电。奥里诺科河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修建大坝具有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6分)。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水电。奥里诺科河流域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小;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发展水电能力有限;建坝破坏河流生态(6分)。
(4)开挖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湖水变咸;湖区周边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油污,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运输中的石油泄漏导致湖泊水质恶化。(8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该地受赤道低压带及东北信风影响,多对流雨和地形雨,降水充沛。湖泊水域面积大,气温高,蒸发旺盛,水汽多。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该地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所以形成湿、热的特点。
(2)读图分析,乙地位于南美洲北部,冬季时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该地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沿海山地阻挡了水汽进入,所以降水少。
(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结合前面气候特征分析,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H河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修建大坝具有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水电。从生态保护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H河流域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小。流域内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发展水电能力有限。建坝破坏河流生态。不应该大力发展水电。
(4)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地开挖出海航道,导致海水倒灌湖区,湖水变咸。湖区周边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油污,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运输中的石油泄漏,导致湖泊水质恶化。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水能开发的条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1.图中四点气压高低排列正确的是2.若该图位于北半球高空,则
A.a>b =c>d
B.c>a =d>b
C.d>b=c>a
D.a>b>c>d
E.a地近地面为高压
F.d地近地面为低压
G.a地近地面受热
H.d地近地面受热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a处等压线向高处凸出,为高气压,a>b;d处等压线向低处凸出,为低气压,c>d;同一条等压线线上的点气压相等。
2.a处为高气压,是近地面气流受热上升造成的,近地面为低气压;d处为低气压,是近地面受冷气体收缩下沉造成的,近地面为高气压。
考点: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热力环流的原理。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据图回答19~21题。

【小题1】A、B两地的气压性质( )
A.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
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
【小题2】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000、 1008、1016、1024、1032,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
A.1024、1032
B.1000、1032
C.1016、1008
D.100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