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 B.降水东部多,西部少 C.东部河网密布 D.东部地形较缓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a与b温差为7℃,图中任意两相邻等温线之间相差7℃,图中有一条已知等温线为-5℃,则与山顶相邻的最近一条等温线的值应比-5℃还要低7℃,故为-12℃,则山顶的气温取值范围为(-19℃,-12℃),而甲地一月均温为7℃,故甲与山顶的温差为(19℃,26℃),由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可知相对高度:△h1÷100×0.6=19,△h1=3167m;
△h2÷100×0.6=26,△h2=4367m,故甲与山峰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167,4367),与之符合的答案只有B。
【小题2】河流发育的长度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缓越长,坡度越陡则越短。故选D。
考点:相对高度的求法及河流长短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岛的形成成因是( )
A.板块碰撞抬升
B.珊瑚遗体沉积
C.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
D.火山爆发的火山灰沉积
【小题2】1月,乙地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状况看,该岛屿位于东南亚。该岛屿位于热带海区,是珊瑚遗体沉积而形成的。答案选B。
【小题2】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到赤道以南,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岛屿的成因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气温年较差是一个地区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完成1~3题。
1.对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2.图中从甲到乙一线气温年较差变化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3.图中丙处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产生这一现象的气候原因是
A.暖流流经的海区气温年较差小
B.气温年较差总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C.热带沙漠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
D.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
E.季风气候的影响
F.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大
G.冷暖洋流的影响
H.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
I.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G.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濒临海洋,全年降水量大
参考答案:1. D
2. D
3. B
本题解析:1.根据等气温年较差线的疏密进行判断,等温线密集气温年较差大。A选项,根据图形洋流与流经海区气温年较差大小没有必然联系;B选项,图中气温年较差分布线在很多地方发生弯曲,所以气温年较差总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叙述错误;C选项,气温年较差最大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热带沙漠地区气温年较差不大,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小于4℃,为最小地区,所以D选项正确。
2.根据经纬度定位判断,甲乙位置位于北美洲西岸,太平洋沿岸,本地区不是季风气候,所以A选项错误;等年较差分布是西北-东南走向,所以不是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和寒暖流的影响;所以B、C选项错误;北美西海岸是世界著名的科迪勒拉山系,所以海陆位置和地形共同造成了甲到乙一线气温年较差变化快,所以选择D选项。
3.丙处位于亚洲东部,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农作物,该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某天气系统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方向辐合,该天气系统是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水平气流从四周流向中心辐合,故判断中心为低压,即气旋系统,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画出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而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合,故A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水平气流的方向,进而判断中心的气压状况,即气流运动状况,并能结合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画图比较南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差异,建议画图比较分析更直观。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