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 “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A错。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正确。③表示的是地面辐射,C错。④表示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是大气逆辐射,D错。⑤是大气辐射中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
【小题2】人造烟雾可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④是大气逆辐射,可增强④,D正确。
【小题3】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行较少,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多,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③,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4分)根据俄罗斯简图及索契位置、气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地跨 和 两大洲,疆域辽阔。(4分)
(2)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地带性植被是 ;限制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4分)
(3)索契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其气候类型是 ,与全球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候较温和,原因是 。(6分)
参考答案:
(1)亚洲 欧洲 (每空2分,共4分)
(2)亚寒带针叶林 热量(每空2分,共4分)
(3)地中海气候(2分)原因: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阻挡,减轻了冷空气的影响;临海(黑海),受海洋调节。(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世界主要地理分界线可知,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结合图中俄罗斯疆域分布可知,该国地跨亚洲和欧洲。
(2)根据俄罗斯气候分布可知,该国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所以面积最大的地带性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俄罗斯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热量成为限制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3)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索契所在的黑海沿岸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由图可知索契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冬季可以阻挡来自北方的寒冷空气,减轻了冷空气的影响;该地区位于黑海沿岸,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海洋降温慢,温度相对较高,可以调节气温,所以与全球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索契冬季气候较温和。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6分)读我国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和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与图示中河流段相似水系特征的世界大河是 河。(2分)据图分析说明图示河流段的水系特征。(6分)
(2)图示区域中分布的主要土壤是 (2分),属于 规律(2分),分析该土壤形成的原因(从岩石、气候、地质作用等方面分析)。(8分)
(3)L河流上已建成我国目前最大的 水利工程,形成了一巨大水库。若此水库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了影响,试从海陆热力性质的角度分析此水库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刚果河(2分) 不对称的向心水系;北岸支流多、较长;南岸支流少、较短。(6分)
(2)紫色土(2分) 非地带性(2分) 成因:在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广泛分布着紫色砂页岩。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紫色砂页岩经过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风化侵蚀产物被搬运到盆地中堆积,形成了富含P、K等矿物质的紫色土。(8分)
(3)三峡(2分) 冬季,水库的气温比周围陆地上的气温高,形成一个局部低压,对周边地区有增温的作用。(2分)夏季,特别是7、8月份,水库的气温比周围陆地上的气温低,气压高。对副高有加强作用,使周边地区晴热少雨。(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因可能遭遇台风天气,某旅行团将原计划2014年7月22日在海南岛某海边(东经ll00,昼长约l3小时)观日出的时间改为2015年1月22日。下图示意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若台风“威马逊”保持每小时20千米的移动速度,则登陆海南岛东海岸的日期可能是( )
A.15日
B.18 日
C.21日
D.22日
【小题2】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海南岛大部分地区的风向主要是( )
A.东北风
B.偏南风
C.西南风
D.偏北风
【小题3】该旅行团成员2015年1月22日观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5:50
B.6:30
C.6:50
D.7:10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此时台风位于菲律宾东部,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大致判断出此地距海南的距离约为1500千米。台风移动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由图中位置移动到海南岛东海岸大约需要三天,约在18日移动到海南岛东海岸。
【小题2】台风中心气压低,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风从海南岛吹向台风中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北风(或偏北风)。
【小题3】7月22日和1月22日分别位于夏至日和冬至日之后一个月,这两天的昼长和夜长恰好相反,7月22日时该地昼长为13小时,则1月22日时该地夜长为13小时、昼长为11小时,该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6:30,此时北京时间为7:10。
考点:经纬网、风向判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水的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