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以某海湾为中心的地区轮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两地区相同的大宗农产品(经济作物)名称。简述两地种植该农作物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点和乙地区的不利自然因素。
(2)甲地区的B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迅速崛起,请分析其原因。
(3)说明A地区“新生”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列举乙地区沿海经济区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部门,并为该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4)B城市20世纪曾发生多次洪涝灾害且强度很大,请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城市洪涝灾害易发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棉花。相同点:两地光照充足,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乙地区的不利自然因素:旱涝灾害频繁;盐碱地较多。
(2)①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平原面积广阔。②优越的自然条件:空气新鲜,阳光明媚,适宜人们居住,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③科技、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高。
(3)黄河泥沙淤积(流水沉积)。海洋化工、海洋新能源、临海石油、港口物流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节约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4)①位于河口附近,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该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③位于河口,来水量大;④夏秋季节飓风较多,海水的顶托作用强,甚至出现海水倒灌。
本题解析:
(1)根据轮廓信息,先判断出甲地区位于北美洲东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乙地区位于我国华北的渤海沿岸,然后结合两地的自然条件可判断出它们都适合种植棉花,可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其生长条件。乙地受夏季风变率较大的影响,旱涝灾害较频繁。
(2)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要从矿产、土地、地形等自然条件以及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进行分析。
(3)A地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处,该处新生土地与黄河泥沙的沉积密切相关;该地沿海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可依托它发展优势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力争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
(4)洪灾发生的原因,可从自然(地势平坦、排水不畅,降水丰富且相对集中,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和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等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但本题只能从图中推出地形、降水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应着重从这两个角度分析;此外,还要考虑到隐性信息,即该地是世界上飓风多发的地区,飓风也会造成一定的洪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硅谷”区的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 )
A.工业部门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B.工业产品多具有“重、厚、长、大”特征
C.从业人员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D.自动化程度低,多为手工劳动,增长速度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硅谷”工业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属技术密集型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我国某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我国 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和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
(2)该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煤、铁、 、 等资源,便利的 交通,图示范围还有 港和 港。其主要不利条件是缺乏 _____________。
(3)图中a城的城市职能今后主要是作为 中心,限制 _________工业的发展,避免城市规模过大带来一系列问题。?
(4)b为该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中心 ___ (填名称),附近有 ____煤矿、 _____铁矿,有便利的铁路交通,其优势工业部门主要有 _________。
(5)A油田为 油田。
参考答案:(1)京津唐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石油 盐?铁路 天津 秦皇岛?水资源
(3)政治、文化中心;相对污染较重的重工业的发展 ?(4)唐山?开滦 ?迁安?采煤、冶金(钢铁)、陶瓷等 ?(5)华北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一个工业基地的条件、发展以及世界工业发展对其的影响。解题过程要着重于图上的各种信息,通过图上区域方位判断出工业基地,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并根据题目信息规范解题。 (1)根据图上“渤海”信息:京津唐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从图上图例可知:资源还有石油、盐;交通为铁路;天津,秦皇岛;水资源。(3)从图上可知a城为北京,其主要职能应是:政治、文化中心;限制相对污染较重的重工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及以南,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其主导区位优势是
A.邻近消费市场
B.水陆交通便利
C.工业基础雄厚
D.技术人才密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国家新媒体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影响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因素是技术和人才,其次是交通(高速公路与航空港)和优美环境。高新技术产业消费市场广大,不是邻近消费,A错;对水运没有要求,B错;媒体产业对工业基础没有要求,C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两年来,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留”民工。据此回答22—23题。
小题1: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