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4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E.建设用地减少
F.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G.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H.未利用土地增加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及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1)由图1中信息判断,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在2003年后小于1.24亿公顷,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不可能相同,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答案应选C。
(2)由图2可以判断,面积增加的有园地、林地(增加量最大)、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小的有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据此回答问题。1.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
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2.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①资源丰富
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市场广阔
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②④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般的新兴工业的特征。主要是轻工业为主,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小城镇甚至是农村等特征。选择A项。
2.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优势。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市场广阔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共同点是
A.商品率低
B.机械化水平低
C.种植粮食作物
D.科技含量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亚洲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二者的共同点是都种植粮食作物,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亚洲水稻种植业作物以水稻为主。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工业地域生产流程示意图”,完成问题。
1.该工业地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2.该工业地域联系主要表现为3.该工业地域的突出优点是
A.动力
B.交通
C.市场
D.技术
E.商贸联系
F.生产协作联系
G.科技联系
H.信息联系
I.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规模大
G.资源的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
集中处理污染物,环境优美
配套协作条件好,交通运输成本低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分析。根据图示:该地煤炭资源丰富,产业链的形成于当地的煤炭资源关系密切,所以该工业地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动力。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有(1)工业的产品联系,也叫工业的投入与产出联系;(2)地理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3)信息上的联系。该工业地域联系主要表现为生产协作联系,形成产业链。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该工业地域的突出优点是资源的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属于循环经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有优势条件的是2.下列工业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东莞
B.厦门
C.青岛
D.上海
E.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场
F.在上海建钢铁厂
G.南京建石油化工厂
H.在广州建棉纺织厂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1.图示甲类工业的产品成本中,科技投入比例最大,故判断为技术指向型工业,适宜布局于科技发达的地区。
2.乙类工业的产品成本中,原料运费最高,故判断为原料指向型工业,舟山为我国最大的渔场,故建水产品加工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