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①中下游河段规划建设十三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132万千瓦,年发电量1 029.6亿千瓦时。该河流是我国仅剩的两条未开发的大河之一。但有专家呼吁:不要在该河流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的河。
材料二: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建坝的数量大幅度下降,而拆坝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撤除了500多座水坝。下表是近年部分被拆除的水坝。
水坝名称
| 建造时间
| ?
| 拆除年份
| 作用影响
|
南巴塔维亚水坝
| 20世纪初
| ?
| 2003
| 将有利于鱼类迁徙
|
威恩彻斯特水坝
| 不详
| ?
| 2002
| 开辟了南美鲱鱼、河鲱鱼、美洲鳗及大西洋鲑的产卵地以及濒危物种矮楔贝的繁殖
|
瓦贝卡水坝
| 19世纪50年代
| ?
| 2001
| 恢复了迁徙鲑鱼和鳟鱼的产卵和小吻鲈的栖息地,水质提高,保存印第安人文化,增加公共休闲地
|
材料三:见下图

(1)读上图,①是?,②是?,③是?。河流②最后注入?洋。
(2)分析河流①水能丰富但至今尚未开发的原因。
(3)专家呼吁,不要在河流①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的河的理由有哪些?
参考答案:(1)怒江 澜沧江?金沙江(长江) 太平
(2)该地区地形是高山峡谷,交通不便,开发成本较高。
(3)怒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一条,地处东亚、东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反映地球演化重大事件的关键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怒江以及长江、澜沧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受损很难恢复的生态敏感地区(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根据河流位置及流向可以判断:①是怒江,②是澜沧江,③是金沙江。
第(2)题,三江在此形成三江并流景观,由于该地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开发成本较高,因此怒江流域水能资源至今尚未开发。
第(3)题,怒江关键的地理位置,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特殊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这些都是专家反对在河流上建水坝的理由。
点评:本题从世界水坝问题入手,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具体考查西南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知识背景新、立意角度独特,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水电站大坝的建设有一系列综合效益,但如果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建设,容易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读下图完成1—2题。

1.决定该地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的是:
[? ]
A.山区的地势坡度
B.平原的人口密度
C.流域的自然背景
D.干支流水量变化
2.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使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D.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热带雨林除被称为“绿色腰带”外,还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
A.增加湿度
B.涵养水源
C.保持水土
D.调节气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热带雨林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被称为“绿色水库”。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因水土流失严重而被称为“红色沙摸”的是(?)
A.裸露的黄土高原
B.我国西北部沙淇地区
C.裸露的红壤丘陵
D.我国东南部沿海沙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因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裸露,被称作是“红色沙漠”。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红色沙漠的分布区,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南方丘陵地区的土壤为红壤。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截止2007年,世界市场30%以上的风电设备来自丹麦。2007年该国的国家电网中,风能发电所占比例达到22%,预计2025年将达到50%。读图8,甲图为“丹麦地理位置示意图”,乙图为“2007年丹麦所有风力发电机组一年中风力发电量的变化图”,完成18题。

丹麦发电量发生季节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哪一因素有关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北大西洋暖流的减弱
D.风向的季节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根据乙图所示:丹麦的风力发电冬季大于夏季,主要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位置移动有关。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风带向北移动,丹麦的风速较小。冬季风速较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