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长春 B.石家庄 C.北京 D.杭州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该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可判定其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根据图中农作物种类以及气候类型,可判定该市应为杭州;
小题3:在城区仿建八卦农田主要是为了发展旅游业。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是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现拟对该岛进行综合开发。该岛白天热晚间凉爽,全年盛行强劲的东北风;没有煤、石油、天然气资源;森林丰富;多温泉;有流速很大的河流。请回答:
小题1:图中A、B两地降水
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如图中所示,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个小型农场。根据图中农场的布局,为满足农场的能源需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出发,在E处应充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
该能源项目的开发利用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向___________方向发展。
小题3:D处应大力营造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该岛除在E处开发的新能源外,还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请列举三种:______。
小题5:根据现有条件,请你为综合开发该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拟将小岛开发为旅游区,请你为该岛设计一则特点鲜明而又简短易记的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B? B地处东北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小题2:沼气?良性循环?
小题3:海防林?防止强风和海浪侵袭?
小题4: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小题5:①开发海岛旅游资源,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的特色,例如发展海洋生态游。?②着重开发海洋资源、耕海牧渔,着重发展资源加工,以及热带动植物资源等。?③加强港口建设,通过海运发展外向型经济。?
小题6:略。
本题解析:题干和地图已经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小岛位于热带太平洋的东北信风带,风能、水能、地热能丰富,目前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这些都是我们答题有用的信息,稍加迁移、、组织、加工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明长城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用了不同的构筑方法:长城的西半段全部用夯土筑成;东半段曲折延伸,外部用砖石砌成,内部夯土。据此回答题。
小题1:长城没有跨越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长城东西两段构筑方法不同,原因是
A.东半段是平原,西半段是戈壁
B.东半段降水多,西半段降水少
C.东半段人口少,西半段人口多
D.东半段地势平坦,西半段地势起伏大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地理位置,长城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没有跨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由于我国东西自然环境的差异,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由此导致长城东西段构筑方法的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图示判断我国区域自然带的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特征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面图甲和图乙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产业转移的趋向,图丙表示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污染控制费用包括污染赔罚款和治理污染的设备费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在图甲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丙,分析污染工业发生产业转移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区在招商引资接受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针对
? 这种情况,你认为这些省区应该如何抉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由城市向乡村转移
(3)发展中国家农村的环境意识不强,环保法规 不健全,使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存在地区差异。
(4)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引进外资、技术的同时,更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环保观念,拒绝
? 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落户,积极培育符合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1650~1780年该区域2.进入20世纪以后,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农业结构复杂
C.经历了移民开垦
D.注重生态保护
E.气候持续干旱
F.大力发展畜牧业
G.种植业产值降低
H.实施了退耕还林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1650~1780年原始林地比重很高,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农业结构简单,没有开始注重生态保护,故选C。
2.进入20世纪,草地和灌丛地比重下降,次生林地比重上升,表明实施了退耕还林,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旅游资源的类型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