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23°26′ B.43°08′ C.46°52′ D.66°34′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表明位于北回归线上,又由图可知,当北京时间为7时时,当地时间为12时,故当地经度为西经165度,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小题2: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表明位于北回归线上,其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
小题3:一个地区夏至日的昼长与冬至日的昼长和为24。即y=36-n。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2)知道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3)明确一个地区夏至日的昼长与冬至日的昼长和为24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经纬网图,O为南极点,MB为晨线,与70°纬线相切且与经线OA相交于M点,此时杭州的日影最短时。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OA的经度是2.在图幅范围内,旧一天的范围占3.该季节
A.60°W
B.30°W
C.30°E
D.60°E
E.4/5
F.1/5
G.1/3
H.2/3
I.太阳直射点南移
G.春风又绿江南岸
长城内外麦收忙
M地科考员忙碌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本题解析:1.杭州(120?E)的日影最短时处于12时,根据题意OA是0时的经线,所以经度是60°W。选择A项。
2.本题考查日界线的问题。日界线二条:一条是0时的经线;一条是180°。根据题意可知0时的经线是60°W。所以旧的一天范围是180°--60°W。占1/3。选择C项。
3.根据图中可知70°S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北半球是冬季,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机。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太阳直射在120°E经线上,121°E的地方时是
A.12时
B.12时4分
C.11时56分
D.12时15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地球自转规律,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地方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经度相差15°,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相差4分钟。图中,两地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同时121°E在太阳直射点的东边,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10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1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 (9分)
(1)图10中b—c对应图11中的时段是?,d—a对应右图中的时段是??
(2)图10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的时段是??—?(用字母表示)?
(3)图10中,福州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变小的时段为?— ??— ?(用字母表示)
(4)图10中,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的时间是?(用字母表示)
(5)图10中,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的时间是?和?(用字母表示)?
(6)图11中,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的时段是?。?
(7)图11中,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时段是?。
参考答案:(1)B? D (2)c-d? (3)b-c-d? (4)d? (5)a? c? (6)A? (7)C
本题解析:(1)根据图11的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差异判断:AB之间为夏至日,CD之间为冬至日,故判断b—c为夏至日到秋分日对应图11中的时段为B;d—a为冬至日到春分日,对应的时段为D。(2)图10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为c—d—a,而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的时段为b—c—d,故两者结合为c—d。(3)福州正午太阳高度一致变小,即直射点离福州越来越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段,为b—c—d。(4)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离北半球最远,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小。(5)春分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故晨昏线与经线重合。(6)北半球昼长夜短,即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判断为春分到夏至日,即A段。(7)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反映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秋分日到冬至日,为C段。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公转轨道图中二分二至日的基本判断方法和利用太阳直射点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试题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