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①a—灌溉水源?②b—夏季低温?③c—洪涝灾害?④d—低温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参考答案:
小题1:CD
小题2:BD
小题3:CD
本题解析:
小题1: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小题2:a为我国南方地区,制约其发展的是水旱灾害;b为我国北方地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是水源;c为我国西北地区,制约其发展的是水源;d为青藏高原地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原因是热量。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小题3: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a—水稻、柑橘,正确;b—小麦、大豆,正确;c—棉花、香蕉,棉花西北地区分布较多,但香蕉为热带、亚热带作物,所以C选项错误;d—青稞、油菜,青稞分布正确,但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8分)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利用“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4分)
(3)图中B湖日趋缩小,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总的是:由东南向西北增加。(2分)
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2分)
而在西部山地:由西南向东北增加。(2分)
原因是: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2分)
(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肥力)(2分),增大瓜田日温差(2分)。
(3)B湖面积缩小主要与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2分);全球变暖,蒸发增强密切相关。(2分)
措施: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合理分配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恢复下游供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其它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8干燥度等值线数值变化方向可知:其分布规律为东南向西北增加,在山地地区呈西南向东北增加,因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但西北地区因距海远,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且蒸发量大,干燥度大;图中山脉为祁连山,东南风遇山地,因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所以西南干燥度小。
(2)西北地区因距海远,降水少,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缺水,表土铺小石块,可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为土壤保持水分;白天石块吸热快,夜晚降温快,可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提高品质。
(3)B湖水量主要来自于上游的河流水,因河流水减少而是湖泊面积减小;河水减少的原因有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和大量使用河水发展农业,使河水水量减少;
措施:主要从节流入手,如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分配水资源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B.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小题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分布。甲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乙位于小兴安岭山地,适合发展林业,丙地位于松嫩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丙地位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规模大,适合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所以生产特点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分析A所在省的地形、地势特点。
(2)请分析说明A—B—C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大致特点,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高、东南低)。(4分)
(2)A→B降水量增加.B→C降水量减少。(6分)
本题解析:
第(1)题.A所在省位于浙闽丘陵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由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第(2)题.A--B--C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沿海向内陆)递减.但由于武夷山东南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A→B降水增加,而B→C降水量减少。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