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 B.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和风蚀;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和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内的河水的补给方式及水汽主要来源地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故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夏季风源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带来丰富的水汽。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据记载历史上甘肃省民勤县曾是由石羊河冲积而形成狭长、平坦的绿洲带。而今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从东、北、西三面合围民勤,当地的人们为了生活和灌溉,不得不抽取地下水。据此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属于无图考图型试题,学生应调用地图石羊河说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分布分析,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故受地形影响自南向北流。
小题2:石羊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内流河,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故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则河流流量最大。
小题3:民勤县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沙漠地区的绿洲形成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小题4:结合材料和该地区的地理位置,该地区位于干旱地区,故风力强劲,主要的外力作用为风力作用。
小题5:结合材料分析,干旱地区,水资源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由于该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则植被大量枯萎。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我国的局部地形和河流分布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并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对河流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 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填字母)。
①青海湖②稻田③黄河④水库⑤海洋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等。
(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4)相对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的湿地较少,主要原因是? ?。
(5)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的生态功能。
参考答案:(1)C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3)D
(4)深居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5)消除污染、净化水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统计表”,回答1—2题。
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统计表
1、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 ]
A.水体富营养化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少
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为准确及时地监测分析洞庭湖区的淹没范围,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地理信息技术 ②全球定位技术 ③遥感技术 ④雷达监测技术
[?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