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2000年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2000年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2.下列我国的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A.Ⅴ类水质
B.Ⅲ类水质
C.Ⅱ类水质
D.Ⅰ类水质
E.海河
F.珠江
G.塔里木河
H.松花江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饼状图可知,2000年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Ⅲ类水质。
2.水污染状况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一是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河流的自净能力。一般来说,水量越大,流动性越强,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海河是我国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工农业生产发达,排污量大,而且海河水量较小,自净能力较差,故污染最严重。
考点: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判读和海河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统计图的判读和海河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①
B.②
C.③
D.④
E.兴建污水处理厂
F.疏浚河道
G.加强道路建设
H.完善排水系统
参考答案:1. AC
2. B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考查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人类活动该表地表形态,能够影响地表水的下渗,进而影响洪水过程线。图中①洪峰到达早,洪峰水位高,是因为城市化后水泥路面影响地表水的下渗。③为修建水库对洪水的调节。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2.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城市水泥路面多,地表水下渗少,大量地表水汇集无法排除。另外城市排水系统落后,增加排水困难。所以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疏浚河道和完善排水系统。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的水按其存在的领域可分为海洋水(咸水)、陆地水(既有咸水也有淡水)、大气水(淡水)。按其性质分为咸水和淡水,海洋水占全部水体的96.53%,可是是咸水,冰川占全部淡水的2/3,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故选B
考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相互关系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性质、多少及其相互关系,难度不大,是纯记忆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最可能是2.图示季节应该是
A.浙江
B.湖北
C.广东
D.新疆
E.春季
F.夏季
G.秋季
H.冬季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地面气温越高,0℃层高度也就越高。图中所示:该地径流量与气温大致成正相关,也就说明该地河流的补给受气温这一因素的影响,所以其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浙江、湖北、广东三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只用新疆符合题意。
2.该地某季节0℃层平均高度大约在4250m左右,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该地近地面气温约为25.5℃,为夏季。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气温垂直递减率。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仅根据气温和流向判断,图示地区河流中最有可能发生凌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凌汛形成需要两大基本条件:一是河流有冰期;二是河流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故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关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结合选项中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但河流自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流,不符合;②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河流无冰期,不符合;③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无冰期,不符合;④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势高,气候寒冷,冬季有冰期,且河流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可能形成凌汛。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凌汛形成的基本条件,并能结合经纬度位置准确进行区域定位,掌握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的关系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