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海岭为大洋板块的生长而形成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而形成海沟,海岸山脉和岛弧。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的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外力作用的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看,图中①②为风化和侵蚀,两者可以互换,因为风化的产物可以被侵蚀,侵蚀的产物可以被风化;③为搬运作用,侵蚀和风化的产物被流水、风力或冰川等外力搬运;④为沉积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在流水、风力减小、冰川融化的地方,被搬运的物质就有可能沉积下来;⑤为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的物质在长时间的作用下,会固结成岩,形成新的沉积岩,而沉积岩又会经受风化或侵蚀作用,形成新的外力作用的循环。所以正确选项为B。
小题2:形成新月形沙丘地貌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作用,根据上题的分析,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其中②表示的环节是?。目前人类最易施加某种影响的环节是?(数字)。
⑶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4)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属于??,而乙处则属于??,其中甲处形成图示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地。
参考答案:(1)岩浆?
(2)C?水汽输送?④
(3)大气圈?岩石圈?
(4)向斜?断层?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5)丙?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水循环和读图分析能力。(1)图示A由岩浆生产,判断为岩浆岩。(2)图中的①②③④反映水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循环流动,故判断属于海陆间大循环。其中②表示海洋水汽送往陆地的水汽输送环节;人类影响最多的是地表径流环节。(3)水汽输送属于大气圈;下渗和地下径流涉及岩石圈。(4)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乙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甲处形成的地貌为山地,主要从向斜的外力作用分析。(5)背斜储油,挖隧道应选择背斜,背斜的拱形弯曲可起支持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2013年11月23日,索契冬奥会火炬在贝加尔湖湖底成功传递。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狭长弯曲,好像一轮弯月镶嵌在东西伯利亚南缘,是全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湖水清澈,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1)贝加尔湖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位于欧亚板块内部,由于?形成的。(4分)
(2)贝加尔湖在冬季,湖水冻结至1米以上的深度,历时4—5个月。但是,湖内深处的温度一直保持不变,约3.5摄氏度;夏季却可以降低湖滨周围的炎热程度,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请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其成因。(12分)
(3)俄罗斯淡水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仅贝加尔湖的水量就占有世界淡水资源的22%。2010年5月14日,蒙古国驻华大使馆举办了“北水南调”新闻发布会,计划从贝加尔湖买水后调水经蒙古至我国北方地区,缓解我国北方的缺水问题,线路如上图所示。根据资料简述北水南调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
(1)地壳断裂陷落(4分)
(2)贝加尔湖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天气晴朗(2分),冬季贝加尔湖湖面结冰,但因为湖水清澈,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2分),将太阳能输送给湖水,湖水储存太阳能(2分),因为冰面的阻隔作用(2分),在湖中形成“温室效应”(2分),使湖泊成为一个热源,减轻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2分),降低了炎热程度。
(3)北水南调工程可以为沿途地区带来观光旅游繁荣;
北水南调可以从减轻、抑制沙尘暴;
北水南调贝加尔湖水,灌溉蒙古高原,可以让广袤的沙漠戈壁变绿洲,为中蒙两国扩大更多粮田;
北水南调可以增加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卖水收入;
北水南调可以帮助中国解决北方城市缺水问题;
北水南调可以让中俄蒙三国许多人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调入区和调出区任答两点,共四点,8分)
本题解析:
(1)贝加尔湖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岩层断裂陷落形成的。
(2)读图,根据图中经纬度分析,贝加尔湖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天气晴朗。冬季贝加尔湖湖面结冰,但因为湖水清澈,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将太阳能输送给湖水,湖水储存太阳能,因为冰面的阻隔作用,在湖中形成“温室效应”,热量不易散失,使湖泊成为一个热源,减轻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
(3)北水南调工程可以为沿途地区带来观光旅游资源,增加经济繁荣。北水南调可以增加沿途的淡水资源,从而减轻、抑制沙尘暴危害。沿线用贝加尔湖水,灌溉蒙古高原,可以让广袤的沙漠戈壁变绿洲,为中蒙两国扩大更多粮田。北水南调可以增加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卖水收入,帮助中国解决北方城市缺水问题,让中俄蒙三国许多人获得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中、蒙、俄三国共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与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