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26 23:14:06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产生的是 A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B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 C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 D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与黄赤交角的存在有关,所以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是黄赤交角的存在而产生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表示同一日期的是
 A. BC B.DC C. AB D.B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判读。A表示晨昏线过极点,即与经线相重合,表示春秋分。B项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表示冬至日。C项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冬至日。D项晨昏线与北极圈相交,北极附近出现极昼,表示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某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的经纬度是 A.80.5°N,O° B.66.5°S,180° C.80.5°S,O° D.86°S,180°
| 小题2:在图中M至N时间段,太阳位于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33°,与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57°,所以其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相差57°,又因此时太阳直射23.5°S,该地为极昼,所以该地纬度是80.5°S;图中该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是20时,当地地方时是12时,所以两地相差8小时,那么该地的经度应位于120°E以西120°,其经度为0°。故选C。 小题2:该地为南半球极昼,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因太阳东升西落,图中M至N时间段,太阳高度在变大,所以太阳应位于东南方。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回答题。
 小题1: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纬度范围是 A.3°N—3°S B.6°N—6°S C.3°N—17. 5°N D.6°S—17.5°S
|
小题2:若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北京时间为
A.6点或18点
B.7点或19点
C.8点或20点
D.12点或20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冬夏至日正午太阳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说明该地在0°—23.5°纬度间。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口算:赤道上冬夏至日正午太阳差是0°,纬度1°的地方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2°,依次类推就行,故当角θ 、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纬度范围应在6°N—6°S之间。
小题2: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表明这两个时刻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或正北方,那么此时该地发生极昼现象,一个时刻是12时,一个是0时,即此时世界标准时可能为12时或0时,北京时间为20时或8时。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为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真题的变式。能结合全球的光照图和晨昏线分布图示比较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方位和极昼极夜时的正午和子夜时间问题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元旦
B.国庆节
C.劳动节
D.教师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时候是近日点1月初,和1月初日期最近公转速度最快。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