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若①②③位于同一纬度,则②地气温最低 B.若①②③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带,则①的纬度最低 C.若图中表示三圈环流,则可表示为低纬度环流 D.若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②的气压要高于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2年1月2日至3日,大连地区迎来了本年的第一场降雪,金州地区积雪厚度达7厘米,这真是“2012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稍早了一些”,据此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小题1】形成我国北方冬季的降雪天气应为冷锋影响形成的天气。
【小题2】积雪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供来年春季丰富的水源;二是地表被积雪覆盖,气温下降,冻死害虫。故选D项。
【小题3】金州地区的积雪厚度为7cm,即70毫米,利用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换算关系是1:15,换算积雪量为4.7毫米,故为中雪。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各气压带的名称:
A 带
B 带
C 带
D 带
(2)B和C之间是 (填风带名称),盛行 风(风向);
(3)C和D之间是 (填风带名称),盛行 风(风向)。
(4)各气压带中,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有 、 (用字母表示)。
(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
【小题2】盛行西风 西南
【小题3】 东北信风 东北
【小题4】BC
【小题5】B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判断:A位于90°附近,为极地高压带;B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C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D位于赤道,为赤道低压带。
【小题2】根据风带的位置,BC之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中纬西风带,北半球盛行西南风。
【小题3】CD之间位于北半球低纬,为东北信风带。
【小题4】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而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小题5】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不均导致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故形成了单圈环流,而由于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故形成三圈环流。
考点:本题考查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判断规律和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属于知识性试题,注意风向的判断可利用画图解决。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图15完成下列各题: (6分)
(1)图①中,甲地空气 (受热或冷却),其近地面气压是 (高压或低压),等压面_________ 弯曲,丙地近地面气压比甲地 (高或低);丙地空气 (受热或冷却)
(2)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
参考答案:
【小题1】受热 低压 向下 高 冷却
【小题2】夜间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甲地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空气受热,则近地面形成低压,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丙地应盛行下沉气流,故近地面形成高压;判断空气冷却下沉。
【小题2】图②所示的海陆间环流,陆地盛行下沉气流,判断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判断为夜间的海陆间环流。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等压面的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等压面弯曲的基本原理: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