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不同的温度带与不同的干湿地区相互组合,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区。读该表,回答问题。
1.下列气候区中在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是2.r气候区在我国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有3.对于l气候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m、p
B.f、o
C.d、s
D.m、q
E.海拔高,降水少
F.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G.冬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少
H.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I.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绿洲农业是重要特色
G.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并已得到大规模开发
地形平坦,河流水形成的灌溉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呈片状、带状分布
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1.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都为湿润地区,而O、P、S类气候的分布极少,故选D项。
2.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大都为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而只有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半湿润地区。
3.表格资料反映L气候区为暖温带的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故气候干旱,降水少,故主要的水源为冰川融水,以此发展了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绿洲灌溉农业。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我国实施南水北调主要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1—2题。

1.对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都是我国的大盆地,而且气候都很干旱
B.乙地南面的山地北坡降水较南坡多
C.甲地属亚热带,乙地属暖温带?
D.两区域都是我国的外流区域,水循环活跃
2.对图中甲、乙所在地区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光照、热量丰富;乙地风能资源丰富
B.甲地水能资源丰富;乙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C.甲地农业用地中耕地丰富;乙地草场面积广大
D.甲乙两地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天山降水量随高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降水最多的地方在_______坡(南坡或北坡),海拔高度约为_______米。
(2)分析造成南北坡降水量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绿洲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绿洲衰亡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战争和瘟疫
C.水土流失
D.游牧的生产方式
(5)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_______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往返迁移
C、从中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D、向两侧迁移
参考答案:(1)北坡;25 00米
(2)北坡处于大西洋和北冰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3)盆地边缘;盆地边缘有冰雪融水,水源丰富
(4)A?
(5)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1—3题。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参考答案:1、B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