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利用遥感技术绘制的南极大陆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两图中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的共同特点。(2分)
(2)分析乙图中P处气温极低的原因。(3分)
(3)遥感技术观测南极大陆有哪些优点?遥感技术可以观测到南极大陆环境变化的哪些信息?(5分)
参考答案:
(1)(2分)都呈环状分布,(1分)和海岸线基本平行。(1分)
(2)(3分)海拔高,(1分)冰面反射太阳光(冰面反射率高),(1分)纬度高(有极夜现象)。(1分)
(3)(5分)不受严酷的冰面和气候条件影响,全天候,(1分)质量高,精度高,(1分)节省人力、财力,速度快,效率高。(1分)南极冰盖(厚度和面积)变化,(1分)冰山的形成和发展。(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判断:两图中的等温线都呈环状分布,与海岸线基本平行。
(2)乙图中P处位于南极大陆,海拔高,冰面反射太阳光,纬度高,所以气温低。
(3)遥感技术观测南极大陆的优点有:不受严酷的冰面和气候条件影响,全天候,质量高,精度高,节省人力、财力,速度快,效率高。可以观测到南极大陆南极冰盖变化;冰山的形成和发展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周边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说明南宁的降水特征及原因。(10分)
(2)分析广西西部冬春季节易发生旱灾的自然原因。(8分)
(3)指出人类对a—b与c—d河段利用的主要方式差异并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特征:①南宁年降水量丰富,达1200mm左右;(2分)
②降水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或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4—9月)。(2分)
原因:①南宁地处南部沿海地带;(2分)
②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2分)
③位于山前迎风地带。(2分)
(2)①冬春季降水少;(2分)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2分)
③地表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2分)
④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易形成渗漏;(2分)
⑤土层较薄,不易储水;(2分)(答出其中4点得8分)
(3)a-b河段: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主。(2分)该河段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
c-d河段:以开发灌溉、航运为主。(2分)该河段水量大,流速慢,航运价值高。(2分)
本题解析:
(1)南宁地处南部沿海地带,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多,降水量大。从图中海拔高度判断,南宁位于山前迎风地带,多地形雨。根据降水柱状图分析,南宁年降水量丰富,达1200mm左右。南宁是季风气候,所以降水季节变化大,夏秋多,据图判断约是集中于4—9月,冬春少。
(2)读图,结合前面分析,南宁冬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分析,南宁地表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易形成渗漏。土层较薄,土壤不易储水。导致冬春季节容易形成土壤缺水的现象,形成旱灾。
(3)根据图中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判断,a-b河段位于山区,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所以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主。 c-d河段地势较平缓,水量大,流速慢,航运价值高。所以以开发灌溉、航运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26~27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b<c
B.d>e
C.若e为0°C,则河流出现凌汛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