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①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时间问题计算。
【小题1】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90分钟后发回信号,北京时间较西五区时间早13个小时,计算即可。
【小题2】火星上没有厚厚的大气层,①错误;火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差较大,故四季的长度不可能一样,④错误。故选B项。
【小题3】地表液态水的存在主要得益于地表适宜的温度,故主要地球上适宜温度的形成,即日地距离、昼夜交替周期和大气的热力作用方面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一月( )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
【小题2】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D.星期六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中国冬夏季节气温的分布。根据图中显示一周气温最低为8℃,最高气温约18℃,此地为中纬度地区,1月份最低气温接近或低于0℃,11月份气温也应低于此图,7月份气温最高气温高于此图,所以月份最有可能为5月。选择B。
【小题2】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昼夜温差大,有利用农作物有机质的积累,星期一昼夜温差大,且气温高是太阳辐射强,白天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该图所示海域由南向北水温值逐渐减小,盐度值逐渐增大。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海域是2.若此海域位于太平洋,则
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C.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D.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E.乙处的水温高于甲处
F.甲处有日本暖流经过
G.甲处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
H.丙处的盐度高于甲处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分布。
1.根据图示由南向北水温值逐渐减小,判断位于北半球;而盐度值逐渐增大,而根据盐度分布从副热带海区向低高纬两侧递减的规律判断,该地区位于中低纬度。
2.若位于太平洋,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中低纬,且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故判断该洋流为暖流,则B项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
C.丙地、丁地
D.甲地、丁地
【小题2】产生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①天空多云 ②降雨天气 ③位于山地的南坡 ④位于山地的北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纬度、天气、地形等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最短,太阳辐射最强;而丁地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最长,太阳辐射最弱,所以本题选D。
【小题2】 据图可知:乙地的太阳辐射虽然经过大气的路程不太长,但太阳辐射强度较小,这可能与当地多云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有关;也可能与该地位于阴坡有关。由于不知该地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因此无法判断阴坡是南坡还是北坡,所以排除③④,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7,回答问题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
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为西风漂流
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为赤道逆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画出世界大洋环流模式图,南半球只形成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大洋东岸为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大洋西岸为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洋流为南半球中纬度的西风漂流,洋流应表示南赤道暖流。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画出全球洋流模式图,并结合南半球的高低纬度分布和洋流的流向判断洋流的性质和对沿岸气候的影响等基础性内容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