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径流系数是某时段内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分析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表,完成1~3题。
A.长江 B.黄河 C.松花江 D.雅鲁藏布江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最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有: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谷地,西亚的两河流域。
材料二 下图为教材上的“水资源进步图”。
(1)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多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三幅图说明了人类获取水资源数量日益增多,水资源的质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从水体利用转化上具体说明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人们为了增大水资源的数量,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来缓解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
(4)当前水资源质量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材料二的三幅图来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 (10分)
(2) 数量上: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当地河湖水→异地河湖水 质量上:淡水→海水。(6分)
(3) 跨流域调水和修大型蓄水工程 时空分布不均 (6分)
(4) 工农业和生活造成的水污染(4分)
(5) 科技进步(2分)
本题解析:
世界最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有: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谷地,西亚的两河流域。古代农业发达的地区,多是在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由图可知:2000多年钱的罗马多利用地表水而且已经开始从异地调水,1870年的美国抽取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快速,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开始海水淡化。
水资源紧张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解决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和修大型蓄水工程。
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水资源污染和浪费,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的工业污水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以及人类生活排放的污水。
科技进步可以使人类实现跨流域调水、抽取地下水和海水淡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下图“海水等温线示意”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①是寒流,位于南半球
C.②是寒流,位于北半球
D.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靠近赤道的一侧温度高。①位于北半球,②位于南半球,B、C错。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反之是寒流,所以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A对。②是寒流,位于南半球,D错。
考点:温度的变化规律,洋流性质及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马尾藻海和欧洲的位置可知,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西岸,欧洲位于大西洋的东岸,根据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知:必须经过北大西洋暖流才能从北美东海岸到达欧洲西海岸。选项B正确。
小题2:受海洋影响,该地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导致的河流水文特征为流量稳定、水量丰富,选项B正确;含沙量多少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坡度有关,选项A错;落差大小和流速快慢,跟地势有关,选项C、D错。选项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