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4月 B.1月 C.6月 D.10月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读图B判断:河流左岸以侵蚀为主,右岸以沉积为主,说明河流位于南半球。再读图甲,根据凹岸、凸岸理论分析,甲处右岸侵蚀,A错;乙处左岸是凹岸,侵蚀强,右岸堆积,与图B相符,因此B正确;丙处是左岸堆积, C错;丁处左岸也侵蚀,但不是凹岸,侵蚀较弱,D错。
【小题2】通过图C分析:该湖11月至次年4月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所以此时间段内M水位持续下降,到4月份平均水位达到最低值,因此A正确;1月份水位是在下降,但未降到最小值,B错;从5月至10月份,流入水量在增加,6月份注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水位在上升,但不是最低值,C错;同理该湖在10月份,流入、流出水量平衡,即水位达到最高值,D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河流凹岸、凸岸理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河流①②③段主要受到的河流作用依次是( )
A.堆积、搬运 、侵蚀
B.堆积、侵蚀、搬运
C.搬运、侵蚀、搬运
D.侵蚀、堆积、堆积
【小题2】图中②处、③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②③段分别位于河流的上游、出山口、入海口附近,因此,①②③段的主要河流作用是侵蚀、堆积、堆积作用。
【小题2】图中②处、③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入海口,因此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山前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考点: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
该地河谷的成因为?
A.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河流下切侵蚀而成
B.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成
C.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而成
D.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图示地区为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某地区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图中山地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已发展成为农业用地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临近水源地,灌溉十分便利
B.坡度很大,但适宜发展林业
C.坡度较小,易于开垦成梯田
D.离居住地近,便于农田管理
(3)甲地坐落在________(地貌区)上,除了地表河流以外,这里的________资源也十分丰富。
(4)a与b两地村镇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5)图中河流的上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下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
参考答案:(1)断层山、褶皱山。
(2)乙,C。
(3)冲(洪)积扇(平原),地下水。
(4)b,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
(5)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本题解析:(1)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山地主要与褶皱挤压隆起形成和断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2)直接根据图示的地形分布判断。(3)甲处位于出山口,故判断为山麓冲积扇,由于地表水下渗,故形成丰富的地下水。(4)比较图示ab两处村落的规模和周边的地形条件,故b村落的规模较大,且地形更平坦开阔,适宜城市发展。(5)河流上游,流速较快,故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游,流速较慢,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形对农业生产、聚落分布的影响,并能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2分)读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成因角度简要说明A处河流源头的岩石类型及判断依据。(6分)
(2)说出AB河段与B湖以下河段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8分)
(3)根据图中信息,指出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工业类型,并简要说明发展该类型工业的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岩石类型:岩浆岩(喷出岩、火山岩) (2分)
判断依据:该地等高线为同心圆,中高周低的锥形(火山)地貌(2分);且山顶有火口湖泊(2分)。
(2)AB河段:开发水能(水电)(2分);发展旅游(2分);
B湖以下河段:发展航运(2分);引水灌溉(2分)。
(3)工业类型:有色冶金(炼铜)工业(2分)
条件:有色金属(铜矿)资源丰富(2分);水资源丰富(2分);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等高线为同心圆,中间高四周低,应为锥形火山)地貌,且山顶有圆形湖泊,即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口湖,所以A处河流源头的岩石类型应该火山喷出的岩浆冷却形成的是岩浆岩,也可以称之为喷出岩和火山岩。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游AB河段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而且流经陡崖形成瀑布景观,所以AB河段开发利用方向主要是开发水能,发展水电,还可以利用瀑布等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B湖以下河段流经的是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水量较大周边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农田,所以B湖以下河段主要发展航运,可以引水灌溉。
(3)从图中可以看到,铜矿资源丰富,靠近河流,水资源丰富,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充足的动力,可以发展有色冶金即炼铜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