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2010年西南地区的特大旱灾发生的省级行政区有西藏、四川?、?、广西和?;涉及的主要地形区是?、?和?。(6分)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其主要气候类型为?,?地貌分布广泛,都是这次旱灾形成的重要原因。(2分)
(3)此次旱灾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请写出一条将来能够减轻类似气象灾害危害程度的对策: ?。(1分)
参考答案:
(1)云南、贵州、青海;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6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岩溶)。(2分);
(3)建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报和预防;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水库、水窖、水柜等);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或使人们树立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1分,任答一点,其它答案有道理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旱灾风险是指干旱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概率。下图示意内蒙古西南部某地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旱灾风险的分布特点,并简述旱灾对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9分)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少旱灾损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特点:中西部风险较高,东南部、东北部风险较低。(3分)
影响:导致水资源紧张(2分);危害农牧业生产(2分);加剧土地荒漠化(或草场退化,2分)。
(2)①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②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③完善农业灌溉设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喷灌、滴灌);④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⑤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该地中西部风险较高,东南部、东北部风险较低。
旱灾导致水资源紧张,危害农牧业生产。加剧土地荒漠化程度,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2)为减少旱灾损失,当地政府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完善农业灌溉设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关于震后自救与互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很必要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被压埋在废墟下,要尽量保持体力、坚定意念、静观其变,当有声响时再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旱是在一定地区一段时期内近地面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水分缺乏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频繁地发生于各个历史时期。干旱灾害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中国大部分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
(1)读图6可知,进入2010年以来,在我国图示地区干旱范围不断扩大,逐步从?省扩展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8分)

(2)指出甲城市名称,并结合统计表简述该城市在降水、气温方面与常年(同期)的不同及所表明的此次干旱的突出特点。(10分)
(3)干旱不仅危及农业生产,还会促使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同时也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就以上三方面,简要说明此次旱灾给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 (10分)
(4)依据2010年3月中旬全球气象干旱监测图,描述此次重干旱区的空间分布。(8分)

参考答案:(1)(8分)?云南(2分)四川贵州?广西(6分)
(2)(10分)?昆明(2分)降水减少50%以上;气温偏高2°C(4分)持续时间长,夏秋冬春四季连旱(4分)
(3)(10分)?农业生产:导致当地农作物(甘蔗、油菜、大麦、水稻、烟草、花卉等)播种与生长?发育严重缺乏水分(草场植被退化与牲畜饮水困难),其产量与品质会降低。(4分)
生态环境:土壤因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或死亡;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4分)
自然灾害:引发森林火灾等(2分)
(4)8分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4分)非洲北部、印度半岛和中国西南部地区(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的是(?)
A.冰凌洪水
B.暴雨洪水
C.融雪洪水
D.融冰洪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洪灾的形成原因是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我国为季风气候,主要是暴雨洪水引发的洪涝灾害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