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如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3.该区域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路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E.汽车制造
F.精钢锻造
G.软件开发
H.家具制造
I.①②④
G.①③⑥
②④⑤
③⑤⑥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图中所示农产品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及河流沿岸地区,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2.甲国为越南,属于发展中国家,适宜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选D项。
3.注意社会经济条件。该地区的水稻种植业属于自给农业为主,故出口量不大;②错误;该地区,人口稠密,故④错误;该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故水稻种植业的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⑤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根据太阳活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太阳风主要来自2.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太阳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E.英国、墨西哥
F.加拿大、挪威
G.意大利、西班牙
H.印度、巴基斯坦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太阳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极光在极地高纬度地区出现。加拿大、挪威纬度较高。而其他选项纬度低,不会出现。高纬度地区磁场强,捕获带点粒子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问题。
1.该地位于2.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
E.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F.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G.太阳直射赤道
H.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该地2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说明该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而6月22日,该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说明该地区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2.根据6月22日该地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故P点表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直射点往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因此:已知某一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般有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此度数)。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且该地若在北半球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小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E.30°~40°
F.45°~55°
G.5°~15°
H.60°~70°
I.12月、17时30分
G.9月、17时
6月、4时30分
4月、5时
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4. D
本题解析:1.Q地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为晨线与经线的交点,因此此时该地应该与太阳直射点处于同一半球,5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6点以前日出。
2.Q地2时30分日出,那么该地昼长是19小时,只有高纬地区昼长才能达到这么长。
3.做此题需要明确两点:一是纬度越低,昼长的年变化幅度越小,即昼长与12小时相差越小;日出越接近6时或日落越接近18时,则昼长越接近12小时。二是太阳直射点离赤道越近.各地昼长越接近12小时。A选项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18点以前日落,因此A最可能。
4.在接近二至日的时期,Q点是该经线在低纬度与晨昏线的交点,在二分日可以认为是与“极点”的相交点,排除6点、18点,所以Q点是集中分布于南北半球的两个区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影响图中甲区域降水丰富的主要因素是2.图中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主要原因是3.图示区域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与风带
C.洋流与地形
D.人类活动
E.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F.高原地形,海洋水汽难以影响
G.热带荒漠广布,植被稀少
H.高大山脉阻挡,西风难以深入
I.人口多密度大
G.煤炭资源丰富
以阿拉伯人为主
是北方国家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甲地区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影响因素是地形与风带。
2.图中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主要是因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东北信风带控制时从大陆吹来的大陆风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所以图中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
3.图示国家为北非地区,人口主要为白种阿拉伯人。
考点:本题考查北非地区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以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北非地区地理特征。北非70%以上为阿拉伯人。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教为北非重要人文特征。本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